[发明专利]一种结构稳定的数字式地下管线探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7152.0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9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梁海灵;梁海鹏;胡嘉欣;周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达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33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广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稳定 数字式 地下 管线 探测仪 | ||
本申请涉及管线探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稳定的数字式地下管线探测仪,其包括底座以及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的顶部设置有操控器,所述操控器与所述探测器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侧转动设置有定向轮,所述扶手架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定向轮转动方向的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出液架,所述出液架上设置有用于标记轨迹的喷液装置。本申请具有提高地下管线探测仪使用的便利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管线探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稳定的数字式地下管线探测仪。
背景技术
管线探测仪能在不破坏地面覆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出地下自来水管道、金属管道、电缆的位置、走向、深度及钢质管道防腐层破损点的位置和大小,是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铁道通信、市政建设、工矿、基建单位改造、维修、普查地下管线的必备仪器之一。
目前的地下管线探测仪,授权公告为CN212808655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稳定的数字式地下管线探测仪,包括接收机和基架,基架底端固设有若干结构杆,结构杆的底端设置有车轮。机架底端设有若干结构架,各个结构架的底端开设有轴孔,轴孔内均插入有转轴。转轴伸出轴孔一端的周向侧壁上固设有若干个限位翼板,结构架周向侧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套筒,导向套筒和转轴的周向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凸环,其中一个凸环与导向套筒的周向侧壁转动连接,另一个凸环与转轴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两凸环之间固设有弹簧。没有外力施加的情况下,在弹簧的作用下,导向套筒被推离限位翼板,当工作人员下压基架时,在导向槽侧壁的挤压下,限位翼板向指定位置偏转,从而带动车轮的转轴转动并定位在指定方向上,从而使车轮朝向被限制在一个方向上,装置沿直线运动,从而使接收器更稳定的对管线所在位置进行检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需要在地面上模拟地下管线的走向时,工作人员要靠人工长时间按压基架,最终使得装置沿直线运动,最后再对地下管线的走向进行模拟。但该人工操作的方式不仅使用不便,而且装置没有对直线运动的轨迹进行标记,最终容易导致地下管线的模拟走向不清晰。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地下管线探测仪使用的便利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数字式地下管线探测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结构稳定的数字式地下管线探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结构稳定的数字式地下管线探测仪,包括底座以及探测器,所述探测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两侧设置有扶手架,所述扶手架的顶部设置有操控器,所述操控器与所述探测器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侧转动设置有定向轮,所述扶手架上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定向轮转动方向的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出液架,所述出液架上设置有用于标记轨迹的喷液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时,工作人员通过操控器启动探测器,然后工作人员通过多个万向轮最终带动探测器在地面上移动,且当探测器检测到地下管线的位置并需要模拟地下管线的走向时,工作人员先通过调节机构将定向轮的转动方向进行锁定,此时探测器只能沿其中一个方向前后移动,同时在喷液装置的作用下,标记液对地下的管线进行模拟,进而有利于提高地下管线探测仪使用的便利性。
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所述转动杆的底部贯穿所述底座并延伸至所述底座的底部外,所述定向轮与所述转动杆的底部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套设有转动齿轮,所述扶手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转动齿轮旋转的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锁定探测器的移动方向时,工作人员先通过锁定组件控制转动齿轮的转动,转动齿轮通过转动杆控制定向轮转动,此时底座只能沿其中一个方向前后移动,进而有利于提高底座沿其中一个方向移动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达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达测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7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