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还田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6951.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6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闫超;龚振平;马春梅;董守坤;吕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C21/00;A01B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还田 双行 种植 方式 农药 增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还田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秋季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地表,采用灭茬深松整地机进行作业,形成秸秆垄沟覆盖、垄台待播种状态,秸秆垄沟覆盖可以抑制杂草萌发;春季在垄台上播种行距为45cm的双行,在作物播种后,喷施封闭除草剂时,采用相邻喷头间距为45cm和85cm的非等距的方式布置喷头,喷头距垄台高度为30cm,使相邻45cm的两个喷头喷射出的农药辐射面积恰好完全覆盖相邻45cm的两垄上,相邻85cm的两垄中间位置有20%的面积不喷施农药,同时减少20%的农药使用量;在作物出苗后期喷施与65cm垄距等量的茎叶除草剂,整体减少10%的农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还田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垄栽培是指垄距130cm、垄面宽度90cm~100cm、垄高12cm~15cm,垄上种植2行的“窄行”垄作栽培方式,具有明显的保水,保肥作用,并能减少水土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还田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在可以保证作物不减产的前提下,农药的总用量可减少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秸秆还田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秋季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地表,采用灭茬深松整地机进行作业,形成秸秆垄沟覆盖、垄台待播种状态,春季在垄台上播种行距为45cm的双行,秸秆垄沟覆盖可以抑制杂草萌发;在作物播种后,喷施封闭除草剂时,采用相邻喷头间距为45cm和85cm的非等距的方式布置喷头,喷头距垄台高度为30cm,使相邻45cm的两个喷头喷射出的农药辐射面积恰好完全覆盖相邻45cm的两垄上,相邻85cm的两垄中间位置有20%的面积不喷施农药,同时减少20%的农药使用量。
进一步地,在作物出苗后期喷施与65cm垄距等量的茎叶除草剂。
进一步地,为每一个喷头配置一用于实现其沿垄台方向水平移动的滑轨。
进一步地,滑轨内载用于驱动喷头沿垄台方向水平移动的伺服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为每一个喷头配置一用于实现其360度旋转的万向球,喷头通过万向球安装在伺服驱动机构的滑块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用于实现伺服驱动机构、万向球和喷头智能控制的PLC控制器。
本发明的方法在可以保证作物不减产的前提下,农药的总用量可减少1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滑轨与喷头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秸秆还田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农药减施增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秋季秸秆粉碎后均匀抛撒地表采用灭茬深松整地机进行作业,形成秸秆垄沟覆盖、垄台待播种状态,采用相邻行距为45cm和85cm的非等距行距进行作物的种植,垄上种植45cm双行;
S2、完成喷头的布置
采用相邻喷头间距为45cm和85cm的非等距的方式布置喷头,喷头距垄台高度为30cm,如图1所示,每一个喷头2配置一滑轨1,滑轨内载用于驱动喷头垂直于机车(喷药机)前进方向水平移动的伺服驱动机构,喷头2通过万向球安装在伺服驱动机构的滑块上,并为伺服驱动机构、万向球和喷头配置一内载智能控制程序的PLC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6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胸透湿性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分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