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提香解辣作用的火锅油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6685.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汪成;刘大良;陈毅;任象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馨可元油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10 | 分类号: | A23L27/10;A23L33/115;A23D9/007;C11B1/04;C11B1/08;C11B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卢会刚 |
地址: | 40132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提香解辣 作用 火锅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火锅油碟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香解辣作用的火锅油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制备具有提香解辣的火锅油碟中含有芝麻素、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组合物。本发明通过芝麻油等油脂增强火锅的香味和口感,通过芝麻素、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的组合物来解辣和保护肠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锅油碟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提香解辣作用的火锅油碟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从此火锅朝着不断成熟的方向发展。火锅文化的发展见证着过往浓厚的历史。火锅作为本民族的特有民俗产物,一定程度彰显着本民族独特的民族特性。火锅围桌合食的特点反映出中华民族重视热闹、喜庆的氛围。火锅分格食用,同时兼顾各类食客的口味,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差异性,同时追求兼收并蓄,不断完善自身的传统。
根据2019年7月3日发布的《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火锅业实现收入8757亿元,较2014年增长超52%,占全国餐饮业收入(42716亿元)的20.5%,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细分品类。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火锅门店数量近40万家,川渝火锅占比高达64.2%;作为麻辣火锅的发源地,四川和重庆火锅也是名不虚传,火锅门店数分别为4万家左右和3万家左右,分别占全国火锅门店数的10.6%和8.8%。
毛肚火锅属于川菜菜系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以其独特的口味和食用形式享誉全国。毛肚火锅之所以能自成一派,不在于吃的形式,也不完全在于把传统火锅锅炉一体改为锅与炉分体,最关键在于川渝人对麻辣鲜香的嗜好,据《华阳国志》记载:四川人很早就“尚滋味,好辛香”;现代川渝火锅在汤卤中必须添加海椒、花椒,其次是牛油、豆母、老姜及豆瓣等调味料以保证其麻辣鲜香的风味特色。调料是在加热前和加热中起调味作用的,佐料是在加热后起调味作用的。火锅一般不在加热前调味,以加热中调味和加热后调味为主。川渝火锅常用佐料是芝麻油碟,另外佐料里加上食盐、味精、食醋、蚝油、香菜碎、葱碎、蒜蓉、炒花生碎、豆豉碎、辣椒面等。佐料各盛在小碗内,个人任选自配。目前,川渝火锅芝麻油碟仍以火锅店现场调制为主,随着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由食品企业生产的商品包装油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火锅油碟在川渝两地火锅行业中作为火锅的标配,实际上是一种食用植物调和油,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植物油调和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馨可元油脂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馨可元油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66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片机烟包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井段复杂问题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