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污水管道有害气体吸纳及存储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6589.2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7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陶孟仑;涂铭茜;谭小龙;李匡奚;尚春旭;单庆洁;念丽月;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46/10;H02S40/3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陈建军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污水 管道 有害 气体 吸纳 存储 再利用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污水管道有害气体吸纳及存储再利用系统,其中,包括收集组件、抽吸组件以及具有一存储腔的存储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净化箱和滤芯,所述净化箱内置于管道中,所述净化箱具有一与管道内液位上方相连通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滤芯内置于净化箱中,以供吸纳有害气体,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经由滤芯相连通,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电磁阀,以供控制所述净化箱与管道之间的通断;所述抽吸组件包括一气源,所述气源的进气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源的出气端经由三通阀分别与管道和存储腔相连通,以供在所述存储腔内存储有害气体;解决污水管道中甲烷和硫化氢的排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害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污水管道有害气体吸纳及存储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发展加快,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污水管道是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收集、净化和输送区城降雨、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生产的废水。
其中,管道污水中携带着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淤泥,这些生活垃圾和淤泥在污水管道内被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气体,如甲烷(CH4)、硫化氢(H2S)、二氢化碳(CO2)、一氧化碳(CO)等,这些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充斥在城市污水管道内,导致下水道清淤工作的进行困难,存在大量安全隐患。
同时污水管道建设受地理条件限制和输油输气管道近距离布置等原因,许多城市污水管道已成为居民身边的“炸弹”,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安全。城市下水道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预防和控制下水道中甲烷和硫化氢的排放是个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而当前,国内外并没有高效节能的体系和解决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城市污水管道有害气体吸纳及存储再利用系统,用以解决污水管道中甲烷和硫化氢的排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管道有害气体吸纳及存储再利用系统,用于管道中,包括收集组件、抽吸组件以及具有一存储腔的存储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净化箱和滤芯,所述净化箱内置于管道中,所述净化箱具有一与管道内液位上方相连通的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滤芯内置于净化箱中,以供吸纳有害气体,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经由滤芯相连通,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电磁阀,以供控制所述净化箱与管道之间的通断;所述抽吸组件包括一气源,所述气源的进气端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所述气源的出气端经由三通阀分别与管道和存储腔相连通,以供在所述存储腔内存储有害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包括箱体、箱盖和旋钮,所述箱体经由所述旋钮与所述箱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旋钮延伸至箱体内的部分与所述滤芯连接,以供便于更换滤芯,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箱盖上开设有出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内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腔体,所述滤芯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滤芯分别设于两个腔体中,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均与所述滤芯一一对应,其中一所述滤芯用以吸纳硫化氢气体,另一所述滤芯用以吸纳甲烷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存储腔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所述存储腔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以供存储硫化氢气体,另一所述存储腔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以供存储甲烷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贴于管道的内壁设置,所述净化箱经由连接线与所述配重块连接,以供浮于管道内的水面。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箱的内壁固定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于所述滤芯和所述进气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处安装有进气管,所述电磁阀安装于所述进气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抽吸组件还包括抽吸管和回流管,所述气源的出气端经由三通阀和抽吸管与存储腔相连通,所述气源的出气端经由三通阀、回流管与管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65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