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机器人通信链路自检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6105.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2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冯跃亮;蔡奎;周刚;朱伟;周军;王森;马荣聆;宋嘉伟;杨小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嘉兴恒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博创物资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机器人 通信 自检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机器人通信链路自检选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智能机器人生成待传输的数据包;S2、智能机器人生成与验证数据包;S3、智能机器人将所述验证数据包盖上时间戳后通过各通信链路传输至控制平台;S4、控制平台接收带有时间戳的验证数据包并记录接收时间和传输的通信链路编号;S5、控制平台对接收的验证数据包进行解读分析,确定智能机器人的通信链路并发送至智能机器人。本发明在智能机器人与控制平台之间的多个通信链路中选择最适宜的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通信链路自检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变电站已经实现智能机器人的自动巡检,智能机器人将巡检检测到的电气数据通过通信链路上传至后方的控制平台。然而现有的智能机器人与控制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单一,一旦通信链路故障,则导致智能机器人无法将检测到的电气数据上传至控制平台。尤其是变电站设备出现故障时,数据无法及时的传输会导致严重的电力事故,造成较大的伤害。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219282A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数据采集远程无线传输系统”,包括管理中心主站、无线数传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三部分组成,提供一种利用GPRS移动网络系统中提供的无线IP,在GPRS服务网络平台上构建的变电站数据采集远程无线传输系统,实现自动采集变电站数据和远程输送变电站数据之目的。上述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通信链路的单一,一旦通信链路出现则导致数据传输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机器人与控制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单一,一旦通信链路出现则导致数据传输中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通信链路自检选择方法,在多个通信链路中选择最适宜的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还解决了现有的通信链路数据传输安全性低的技术温度;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通信链路自检选择方法,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双重加密,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S1、智能机器人生成待传输的数据包;
S2、智能机器人生成验证数据包;
S3、智能机器人将所述验证数据包盖上时间戳后通过各通信链路传输至控制平台;
S4、控制平台接收带有时间戳的验证数据包并记录接收时间和传输的通信链路编号;
S5、控制平台对接收的验证数据包进行解读分析,确定智能机器人的通信链路并发送至智能机器人。
在多个通信链路中选择最适宜的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待传输的数据包包括数据密文和秘钥密文,所述数据密文由第一秘钥对智能机器人检测获取的电气数据加密生成,所述的秘钥密文由控制平台对外公开的公开秘钥加密生成。
由于智能机器人与控制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除了专线内网外还包括5G、Wifi等外网,因此需要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数据密文由第一秘钥对智能机器人检测获取的电气数据加密生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电气数据的检测获取时间转换成二进制形式,则二进制形式表示的电气数据的检测获取时间即为其对应的初始秘钥M;
S102、依据转码规则对所述电气数据Q进行转换,得到由数字“0”和“1”组成的电气数据Q';
S103、计算i除以N的余数S,其中,i为电气数据在巡检机器人中的传输位次,N为巡检机器人设定的轮换频次,i为正整数,N∈{0,1,2…,9}且N小于初始秘钥的字符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嘉兴恒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博创物资分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嘉兴恒创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博创物资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6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