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寸、关、尺的方法、终端、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5595.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耿兴光;张俊;姚飞;张劭龙;张以涛;张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0;G06K9/00;G06K9/46;G06T5/10;G06T7/13;G06T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方法 终端 系统 介质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识别寸、关、尺的方法、终端、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获取人体手腕的热成像图像,基于热成像图像确定手腕桡骨茎突对应的第一标记点;提取桡骨茎突和手掌之间以及手腕两侧的边缘轮廓信息;基于边缘轮廓信息确定腕横纹走势直线;获取第一标记点与腕横纹之间的垂直距离,基于垂直距离及第一标记点确定寸位横坐标及尺位横坐标;提取桡动脉图像,将桡动脉图像拟合为直线函数;基于直线函数与关位横坐标、尺位的横坐标、寸位横坐标分别确定关位纵坐标、尺位横坐标及寸位纵坐标;如此,本发明只需要利用手腕热成像图像及中医同身寸原理对寸、关、尺进行定位,避免信号干扰,消除人为主观干扰因素,确保寸、关、尺的定位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脉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寸、关、尺的方法、终端、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脉搏波包含了人体生理状态的丰富信息。桡动脉脉搏波分析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评价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为了认识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中医将腕桡动脉末梢分为三个位置(寸脉、关脉和尺脉;简称寸、关和尺),准确定位这三个位置坐标是实现脉搏波精确采集的前提。
在脉诊中,中医首先以患者的掌骨后段为参照点(西医称为桡骨茎突),在掌后高骨处找到血管波动的最强点,并将波动点命名为关位。然后,以关为参照点,将食指放在中指之前,无名指落在中指之后,确定寸和尺位。因此,确定寸、关、尺的位置是中医脉诊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其准确性决定了证候判断的准确性。
相关技术中,指尖触觉定位和压力传感器阵列三维地形图定位。指尖触觉定位是基于人体掌骨的高位,用手指触摸手腕的波点。然而,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指端细胞(Meck'stactile Cell)上有许多默克尔的触觉细胞,手指对脉搏波的敏感性与Meck's tactileCell在手指上的分布有关。由于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的差异,Meeck触觉细胞在不同个体指尖的分布不同。这种差异会导致触觉上的差异,进而导致对寸、关、尺的定位存在较大的定位误差。压力传感器单元阵列的三维地形图定位主要利用压力传感器阵列的位置贴在人体上的寸、关、尺在三维地形图上形成三个包络,确定寸、关、尺的位置。但是,由于阵列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之间存在串扰,这种干扰会引起三维包络的失真,造成较大的定位误差。同时,由于传感器的分辨率有限,分辨率也不能满足定位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识别寸、关、尺的方法、终端、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确定寸脉、尺脉及关脉时,存在较大的定位误差,无法确保寸、关、尺定位精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寸、关、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人体手腕的热成像图像,基于所述热成像图像确定手腕桡骨茎突对应的第一标记点;所述第一标记点为关位的横坐标;
基于图像边缘识别算法提取所述桡骨茎突和手掌之间、以及手腕两侧的边缘轮廓信息;基于所述边缘轮廓信息确定腕横纹走势直线;
获取所述第一标记点与所述腕横纹之间的垂直距离,利用中医同身寸原理,基于所述垂直距离及所述第一标记点确定寸位横坐标及尺位横坐标;
从所述热成像图像中提取桡动脉图像,将所述桡动脉图像拟合为直线函数;
基于所述直线函数与所述关位的横坐标确定所述关位的纵坐标,基于所述直线函数与所述尺位的横坐标确定所述尺位的纵坐标,基于所述直线函数与所述寸位的横坐标确定所述寸位的纵坐标。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边缘轮廓信息确定腕横纹走势直线,包括:
对所述边缘轮廓信息进行插值处理,对插值处理后的所述边缘轮廓信息进行平滑滤波,获得滤波后的边缘轮廓像素数据集;
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函数对边缘轮廓像素数据集中的像素进行连续小波分解,获得对应的小波分解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5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