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认证方法、介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5100.X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1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路松峰;王锦东;周军龙;吴俊军;朱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F21/62;G06F21/60;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蓝晓玉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身份 认证 系统 方法 介质 终端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公民信息数据库、数据处理模块、区块链和部门应用终端;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个人信息,并将采集的相关信息以及相应的数据查询验证请求发送至公民信息数据库;同时用于将通过验证的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公民信息数据库,用于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采集信息以及数据查询验证请求,对接收的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验证,并返回验证结果至数据采集模块;同时用于存储公民身份信息;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Hash处理,并为每个用户的数据产生公私钥对;同时将处理好的数据上链;
区块链,用于存储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好的包括哈希块与附属密文块的数据;同时用于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
部门应用终端,用于对链上的公民信息进行验证;同时返回链上认证结果给用户;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Hash处理,并为每个用户的数据产生公私钥对,同时将处理好的数据上链包括:
(1)采用哈希算法对于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Data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哈希值:TH=Hash(Data);
(2)为该块内的每个用户随机产生一对公私钥对,将每个用户的TH打包成哈希块,标记块号,并用打包成哈希块里的每个用户的公钥分别对块号进行加密;
(3)将加密后的每组密文打包为附属密文块,并将所述附属密文块与哈希块一同打包成块并上链,同时将用户的TH、私钥与块号发送给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及其他个人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区块链相连接;
所述部门应用终端与区块链之间通过以太网进行通讯,所述部门应用终端进行用户身份的交互认证。
4.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系统的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步骤一,数据采集模块利用电脑终端、人脸识别设备对用户进行个人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信息以及查询请求发送至公民信息数据库;
步骤二,公民信息数据库对数据采集模块发送的信息与数据库中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验证,并返回验证结果给数据采集模块;
步骤三,数据采集模块基于验证结果将通过验证的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Hash处理,并为每个用户的数据产生公私钥对,同时将处理好的数据上链;
步骤四,部门应用终端发送查询验证请求,对链上的公民信息进行验证;部门应用终端返回链上认证结果给用户;
步骤三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Hash处理,并为每个用户的数据产生公私钥对,同时将处理好的数据上链包括:
(1)采用哈希算法对于数据采集模块传输的数据Data进行处理,得到一个哈希值:TH=Hash(Data);
(2)为打包成哈希块内的每个用户随机产生一对公私钥对,将每个用户的TH打包成哈希块,标记块号,并用该块里的每个用户的公钥分别对块号进行加密;
(3)将加密后的每组密文打包为附属密文块,并将所述附属密文块与哈希块一同打包成块并上链,同时将用户的TH、私钥与块号发送给用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部门应用终端发送查询验证请求,对链上的公民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1)在部门应用终端上输入用户的TH与所在块的块号,部门应用终端对区块链上的对应块进行查询验证,若用户无法提供块号,则自创世纪块进行查询;
2)用户用自己的私钥对该区块的附属密文块内对应密文进行解密,解密后的明文为所在区块的块号则验证正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51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