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74756.X | 申请日: | 202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司青山;孙兆云;韦金城;王林;张磊;张晓萌;闫翔鹏;吴文娟;李夏;张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1C7/18 | 分类号: | E01C7/18;E01C7/24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 |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交通量 道路 高温 车辙 柔性 基层 沥青路面 结构 | ||
1.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乳化沥青粘层、骨架嵌挤型沥青碎石下面层及上面层,基层、乳化沥青粘层、骨架嵌挤型沥青碎石下面层及上面层自下而上依次铺设在地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骨架嵌挤型沥青碎石下面层由主层集料、第一嵌缝料、第二嵌缝料铺筑而成,主层集料和第一嵌缝料之间洒铺第一沥青层,第一嵌缝料和第二嵌缝料之间洒铺第二沥青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层上经过乳化沥青粘层处理后,撒布粒径均匀的主层集料并经初步压实稳定后,层逐铺设第一沥青层、第一嵌缝料、第二沥青层及第二嵌缝料,在第二嵌缝料上铺筑上面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骨架嵌挤型沥青碎石下面层厚度为3~5cm,所用主层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大于50mm,最小公称粒径不小于20mm,均匀单层撒布于粘层之上;
第一嵌缝料为公称粒径(10~20)mm或(10~15)mm的碎石,用量范围为(10~14)m3/1000㎡;所用第二嵌缝料为公称粒径(5~10)mm的石料,用量范围为(6~11)m3/10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层集料的石料规格及公称粒径范围为(20~30)mm、(20~40)mm、(25~50)mm、(30~40)mm或(30~50)mm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层采用乳液浓度为55%~65%的阳离子乳化沥青(PC-1),洒铺量为(1.4~2.6)kg/㎡。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层集料和第一嵌缝料之间的沥青洒铺量范围为(2.0~2.6)kg/㎡;第一嵌缝料和第二嵌缝料之间的沥青洒铺量范围为(1.4~2.0)k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基层采用ATB-25型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所用沥青为90号道路石油沥青,设计空隙率3%~8%,所用石料最大公称粒径不超过26.5mm,沥青用量3%~5%,石灰石矿粉掺量产量2%~4%,厚度厚度16~20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乳化沥青粘层采用乳液浓度55%~65%的阳离子乳化沥青,用量为(1.2~1.8)k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低交通量道路的抗高温车辙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上面层采用SMA-13间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设计空隙率3%~5%,厚度3~4cm,沥青混合料外掺质量百分比为0.6%~1.2%的木质絮状纤维、玻璃纤维或腈纶纤维;所用矿粉为石灰岩碱性集料磨细后所得,含水量小于0.8%,亲水系数小于0.8,矿粉用量1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75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