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指马鲅三倍体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4584.6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8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飞;区又君;黄舜梅;温久福;李加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珠海市龙胜良种鱼苗培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 |
代理公司: | 广东捷成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0 | 代理人: | 宋安东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指马鲅 三倍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指马鲅三倍体的培育方法,包括:热休克处理步骤:将受精后2‑8min的受精卵置于温度为39‑43℃孵化用水中进行热休克处理1‑3mi n;孵化步骤:将经过热休克处理的受精卵移至孵化桶中培育三倍体鱼苗;该培育方法形成三倍体的效率高,鱼苗品质好,为成鱼养殖提供了前提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指马鲅三倍体的培育方法,属于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隶属鲈形目,马鲅科,四指马鲅属,为浅海底栖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生长迅速快,是我国名优海水经济鱼类。四指马鲅的养殖群体未经培育,近年来,亲鱼老化及近亲繁殖问题突出,养殖过程中出现了抗逆、抗病能力差,养殖成活率低等显现,有些养殖成活率甚至不到10%。此外,该鱼性成熟时间早,导致生殖能耗加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长性能。
多倍体指生物体体细胞中含有超过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相对于二倍体,多倍体含有三个或更多的染色体组。多倍体鱼尤其是三倍体具有生长速度快、配置好、抗逆性强等优点,在鱼类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鱼类多倍体的诱导方法主要有温度休克、药物处理、静水压、杂交等。其中药物处理法诱导成功率低,很多诱导剂毒性较大,有致癌性,且价格昂贵;静水压法处理则需要静水压仪,设备成本较高,且样本容量有限;种间杂交的方法诱导多倍体,则周期较长、诱导率较低。温度休克法(包括冷休克或热休克)诱导鱼类多倍体则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育种周期短的优势,然而温度休克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鱼类,而且针对不同的鱼类,采用何种温度休克方式和条件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开展四指马鲅三倍体诱导技术研究,生产马鲅三倍体苗种,对推动我国马鲅产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指马鲅三倍体的培育方法,其形成三倍体的效率高,鱼苗品质好,为成鱼养殖提供了前提条件。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四指马鲅三倍体的培育方法,包括:
热休克处理步骤:将受精后2-8min的受精卵置于温度为39-43℃孵化用水中进行热休克处理1-3min;
孵化步骤:将经过热休克处理的受精卵移至孵化桶中培育三倍体鱼苗。
进一步地,热休克处理步骤中受精卵的获取方式为:选取性腺发育成熟的四指马鲅雄鱼和雌鱼,麻醉后分别采集精液和成熟卵子;将精液与卵子混合,加入海水激活精子,进行人工受精,得到受精卵。
进一步地,采集精液和成熟卵子的方法为:挑选体重1.5-2.5kg性腺发育成熟的四指马鲅雄鱼和雌鱼,缓慢转移至含有丁香酚的塑料箱中麻醉;分别包裹雄鱼和雌鱼眼睛,擦干腹部和生殖孔周围,轻压鱼腹部,分别将精液、卵子挤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
进一步地,精液与卵子混合方式为:将精液与卵子按照体积比1:100混合,用毛笔尖轻轻搅拌30s混合。
进一步地,加入精液与卵子混合物10倍体积的海水激活精子。
进一步地,海水的温度为29-33℃,盐度27-30‰。
进一步地,热休克处理步骤中,受精后3min的受精卵置于温度为42℃孵化用水中进行热休克处理2min。
进一步地,孵化步骤中,孵化的温度为29-32℃,pH为7.8-8.1。
进一步地,孵化步骤中,孵化的条件为溶解氧6.0mg/L,氨氮0.10mg/L。
进一步地,孵化步骤中,孵化的条件为盐度27-30‰,亚硝酸盐0.005mg/L。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四指马鲅三倍体的培育方法的三倍体率达到53.3%,对应孵化率为36.36%,其三倍体的形成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珠海市龙胜良种鱼苗培育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珠海市龙胜良种鱼苗培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