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参与风电消纳的调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4431.1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刘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2 | 分类号: | H02J3/32;H02J3/28;H02J3/38;H02J3/24;B60L55/00;G06Q10/06;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参与 风电消纳 调度 方法 | ||
1.一种电动汽车参与风电消纳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电动汽车储能和超级电容储能的数学模型;
步骤2:利用小波包分解法对风电输出功率进行分解;当小波包分解层数为n时,得到2n个风电输出功率分支(Pwind(n,0)~Pwind(n,2n-1)),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第一个分支Pwind(n,0)若完全满足风电输出有功功率变化在1分钟和10分钟的限值约束,则停止分解,并将Pwind(n,0)作为目标并网功率,其中Pwind为风电场原始输出功率;
步骤3:对步骤2中小波包分解的2n个风电输出功率分支的其他分支(Pwind(n,1)~Pwind(n,2n-1))进行频谱分析,结合帕塞瓦尔定律计算Pwind(n,1)~Pwind(n,2n-1)中每一个分支的功率能量,从而初步确定储能配置;
步骤4:设计具体优化调度模型;在电动汽车集群能完全消纳风电时刻,将对储能设备的调度问题转化为背包问题,利用背包问题的动态规划获取电动汽车最佳调度集群;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备用储能设备,在电动汽车无法满足调度需求时及时补给,从而最大化消纳风电功率;
步骤5:验证经过储能调度的并网功率是否满足并网波动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参与风电消纳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电动汽车储能的数学模型为:
电动汽车SOC计算如下:
式中Si为第i辆电动汽车的SOC,t为采样点,h为采样周期,PEV,i为第i辆电动汽车的出力功率,ηEV,i为第i辆电动汽车的运行效率,Erated,i为第i辆电动汽车的额定储能容量;
电动汽车参与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的储能优化调度约束如下:
Smin,i≤Si(t)≤Smax,i
tarr,i≤t≤tdep,i
Si(t)+Pcηc(tdep,i-t)/Erated,i-Sdep,i≥0
式中Smin,i和Smax,i分别为第i辆可参与调度电动汽车的SOC约束的最小值和最大值,tarr,i和tdep,i分别为第i辆电动汽车的入网和离网时间,Pc为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ηc为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Sdep,i为第i辆电动汽车满足用户出行需求所设定的目标离网SOC,Tc2d为充电动作转为放电动作的时间间隔,Td2c为放电动作转为充电动作的时间间隔,couc2d,i和coud2c,i分别为第i辆电动汽车的Tc2d和Td2c相应动作转变的累计值;
根据储能优化调度约束条件,得到单体电动汽车t时刻的最大可调度潜力如下:
Ec,i(t)=Erated,i(Semax,i(t)-Si(t))
Ed,i(t)=Erated,i(Si(t)-Semin,i(t))
式中对于电动汽车i,Ec,i和Ed,i分别为最大充电潜力估计和最大放电潜力估计;Semax,i为电动汽车为充电动作直至离网时SOC的最大估计值,Semin,i为放电动作直至需强制充电时SOC的最小估计值,Sesmax,i为不考虑Smax,i的充电动作直至离网时SOC最大估计值,tdis,max为电动汽车需进行强制充电时刻;Pd为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ηd为电动汽车的放电效率;
超级电容储能的数学模型为:
超级电容SOC计算如下:
式中Ssc为超级电容的SOC;PSC,c和PSC,d分别为超级电容的充电和放电功率;ηSC,c和ηSC,d分别为充电和放电效率;ESC,rated为额定储能容量;NSC,c和NSC,d分别为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标记,其值为0或者1;
超级电容的运行约束:
SSC,min≤SSC(t)≤SSC,max
0≤PSC,c(t)≤PSC,c,rated
PSC,d,rated≤-PSC,d(t)≤0
0≤NSC,c(t)+NSC,d(t)≤1
式中SSC,min和SSC,max分别为超级电容约定的最小和最大SOC允许值;PSC,c,rated和PSC,d,rated分别为额定充放电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4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束流原子干涉陀螺仪及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工智能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