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可可活性成分的麻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74274.4 | 申请日: | 202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效华;甄丽;池姗;刘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2/00 | 分类号: | D01F2/00;D01F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可 活性 成分 生物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可可活性成分的麻大生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麻大生物纤维的配方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可可活性成分提取物的微胶囊、功能性母粒、麻生物纤维,所述可可活性成分提取物的微胶囊5-15份、功能性母粒5-15份、麻生物纤维200-4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可可活性成分的麻大生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麻大生物纤维的配方原料,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微胶囊10-15份、功能性母粒5-12份、麻生物纤维250-3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可可活性成分的麻大生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可活性成分提取物包括多酚类化合物(黄烷醇类,花色苷,原花青素)、脂质、蛋白质、纤维、矿物质、生物碱(可可碱、咖啡因)以及维生素(A、B、E等),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方法,制备方法如下:
S1:将可可豆洗净、干燥,粉碎成粒度为150μm-500μm的粉末,然后置于温度为10-20℃的环境下自然曝晒4-5h,间隔一小时喷洒可可豆重量10%-20%的冷水,备用;
S2:将步骤S1处理所得可可豆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在二氧化碳流体中加入改性剂,所述改性剂为甲醇、卵磷脂、硬脂酸的混合物;
S3:在二氧化碳流体中加入8%-16%的醇剂,控制萃取温度60-75℃,压力为20-25MPa,时间为15-45min,将萃取物分离;
醇剂采用乙醇与乙腈的混合物;
S4:在步骤S3的基础上通入添加有所述改性剂的二氧化碳流体,循环两次;
S5:在步骤S4的基础上进一步萃取,萃取温度为75-95℃,压力为35-50MPa,时间为20-45min,将萃取物与可可豆分离,然后提纯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可可活性成分的麻大生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的制备,微胶囊以可可活性成分为芯材为基础,加入壳聚糖壁材粉,加水连续动态逆流提取,提取液过滤后通过以二乙烯苯为交联剂,甲苯、二甲苯两种物质作为致孔剂的树脂吸附柱,通过树脂柱的药液备用,树脂柱用乙醇进行洗脱,浓缩,干燥,磨粉备用,将上述提取物细粉,进行胶囊填充,即微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可可活性成分的麻大生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母粒的制备:
将所述麻生物纤维置于鼓风烘箱中90℃下预结晶3h,烘干表面水分,后于真空转鼓烘箱中烘干,前10h从80℃匀速升温至120℃,然后与120℃烘干30h,保证切片含水率<0.05wt%;
采用含可可表儿茶素提取物制成的二氧化硅多孔纳米颗粒至于110℃真空烘箱中烘24h,至真空计示数不变,然后将麻生物纤维、含可可表儿茶素的二氧化硅多孔纳米颗粒、SEED、XD-5040、抗氧剂KB-6、偶联剂KH-560按重量份均匀混合,于80-95℃、250-400RPM条件下高速混合30min-1h,升温至250-265℃保温,混合熔融30min,造粒,制得功能性母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可可活性成分的麻大生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生物纤维、含可可表儿茶素的二氧化硅多孔纳米颗粒、SEED、XD-5040、抗氧剂KB-6、偶联剂KH-560按重量份比值270-300:20-30:5-10:1-2:1:1的比例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含可可活性成分的麻大生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母粒制备前对麻生物纤维进行预洗涤,预洗涤将麻生物纤维浸于淀粉酶、蛋白酶、果胶酶按照1:1:1比例混合形成的复合酶制剂中,用量1.5-3%owf,pH 6.5,温度为50-60℃,保温30-45min,升温至75℃,保温5-8分钟,漂洗,中和,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含可可活性成分的麻大生物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麻生物纤维进行氧化处理,氧化处理采用高碘酸或是硝酸溶液浸泡,浸泡时间30-50min,温度控制为7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事基材料(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42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