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糊控制的焊缝焊接质量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3143.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5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娟;刘忠璞;张会娟;苏菡玥;张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G01B17/00;G06F17/11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张微微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糊 控制 焊缝 焊接 质量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焊缝焊接质量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电涡流传感器对焊接产品进行扫描测量,并按照预设采样频率对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采样;将每个采样周期获得的多个电涡流信号进行分组,并对每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涡流信号进行算数平均处理,得到的每个均值均为一个采样点的焊接数据;多次扫描焊接产品,使得每个采样点均对应多个焊接数据;对每个采样点对应的多个焊接数据进行纵向算数平均处理,得到所述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根据每个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判断该采样点对应的扫描测量区域是否为焊接区域,并在为焊接区域时将最优焊接数据送入模糊控制器,得到焊缝焊接质量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缺损检测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焊缝焊接质量检测方法和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大潮流下,焊接已从简单的构件连接或毛坯制造,发展成为制造业中的精加工方法之一。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手工焊接已不能满足现代化高科技产品制造的质量、数量要求,现代焊接加工正在向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焊缝检测技术也是由原来的人工,不断向着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涡流检测是焊缝检测技术中的一种,原理是利用感受磁场变化,使用时将通以交流电的检测探头靠近被测板件,被测的板件表面感应出现电涡流,该涡流会产生一个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感应涡流磁场将会影响原磁场幅值和相位,引起探头的电信号改变。这种涡流检测适合工作在危险的工作场合,便于工业广泛应用,其成本低,操作简单且精度高,符合经济原则和高效原则。
目前的涡流检测只能进行有无焊缝破损的报警,无法直接输出焊接质量,也无法将整个焊接产品的焊接质量进行直观显示。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焊缝焊接质量检测方法以及基于LabVIEW和MATLAB的焊缝焊接质量检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焊缝焊接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电涡流传感器对焊接产品进行扫描测量,并按照预设采样频率对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值进行采样;
将每个采样周期获得的多个电涡流信号进行分组,并对每个分组内的所有电涡流信号进行算数平均处理,得到的每个均值均为一个采样点的焊接数据;
多次扫描焊接产品,使得每个采样点均对应多个焊接数据;
对每个采样点对应的多个焊接数据进行纵向算数平均处理,得到所述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
根据每个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判断该采样点对应的扫描测量区域是否为焊接区域,并在为焊接区域时将最优焊接数据送入模糊控制器,得到焊缝焊接质量值。
基于上述,根据每个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判断该采样点对应的扫描测量区域是否为焊接区域的具体步骤如下:
获取一个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后,判断上一采样点对应的扫描测量区域是否为非焊接区域,在为非焊接区域时,计算所述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与上一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的误差;在为焊接区域时,计算所述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与其前最后一个非焊接区域对应的最优焊接数据的误差;
在误差未超过预设差值范围时判定所述采样点对应的扫描测量区域为非焊接区域,在误差超过预设差值范围时判定则判定所述采样点对应的扫描测量区域为焊接区域。
基于上述,根据每个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判断该采样点对应的扫描测量区域是否为焊接区域的具体步骤如下:
获取一个采样点的最优焊接数据后,判断所述采样点之前的连续L个采样点对应的扫描测量区域是否均是非焊接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