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铜合金材料的继电器触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2987.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燕军;蔡永河;柯尊利;邢丽恒;宋亚平;印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泰锦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直流 继电器 及其 铜合金 材料 触点 | ||
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铜合金材料的继电器触点,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动触装置、静触装置,电磁装置和单向充气阀,所述的动触装置设在壳体内部顶端,所述的动触装置下方设有电磁装置,所述的电磁装置与动触装置之间设有静触装置,所述的壳体的一侧外壁上穿有单向充气阀;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动触复位弹簧,延长了动触头的长度,在发生电弧侵蚀或金属迁移时可以有效的防止继电器的虚接或断路的现象发生,且由于动触复位弹簧的设置,在动触头与动触头之间想接触时产生碰撞,对电弧侵蚀或金属迁移时导致动触头或动触头产生的形变产生碰撞,由于碰撞产生作用力,故有效的使动触头和动触头的接触面积在碰撞中增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铜合金材料的继电器触点。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高压继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新能源汽车一般采用高压电池组为电动车提供动力驱动,为保证电气系统正常通断,在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和电机控制器之间需配置高压直流继电器,当系统停止运行后起隔离作用,系统运行时起连接作用,当车辆关闭或发生故障时,能安全的将储能系统从车辆电气系统中分离,起到分断电路的作用,因此,高压直流继电器是新能源汽车关键安全器件,且高压直流继电器触头材料更是核心关键。而当继电器内的触点产生电弧侵蚀或金属迁移后,触点会产生形变,导致接触不良或接触不到的现象发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高压直流继电器:继电器的耐负载能力、灭弧能力、分断能力和抗冲击能力是继电器的基本性能要求,直接影响继电器的电气寿命性能,而触点结构及材料是影响性能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触点的熔断、粘连将会导致产品寿命的终结。继电器的触点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率、抗氧化和耐烧蚀性,当电路中存在浪涌电流时,不易发生触点瞬间粘连。其次,继电器的触点的运动部件应具备摩擦小、动作顺畅、无卡滞,机械寿命长的特性。
目前,高压直流继电器大部分采用铜触点,该类触点在空气中极易发生氧化而导致产品性能下降,需采用密封腔体来防止触点氧化;有部分继电器选用银合金触点,可弥补这一缺陷,银合金触点还具有耐粘连、耐电弧烧损的特点。但是目前这两种材料体系分别有他的优缺点:铜基触点:缺点:抗氧能力差,电弧的高温加速触点氧化,触点性能不稳定,容易粘连,使用寿命短。优点: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抗陶瓷钎焊能力强,可用于陶瓷钎焊技术。
银合金触点:缺点:制造工艺采用粉治烧结,材料成本高,生产成本高等,抗陶瓷钎焊能力差,无法应用于陶瓷钎焊工艺的高压直流继电器。新能源电动汽车不同于普通的燃油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本身的工作电压远高于传统汽车的12V/24V,由于直流电无“过零点”,在直流继电器触点断开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电弧,电压等级越高,电弧越大,触点烧蚀危害越大;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继电器产品大部分采用陶瓷钎焊工艺,钎焊的温度为780℃左右,时间长达几个小时,紫铜的退火温度低于600℃,钎焊的高温会使紫铜的硬度下降40%~50%左右,继电器紫铜引出端的强度下降影响连接强度,同时也加剧了触点的氧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及其铜合金材料的继电器触点,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动触装置、静触装置,电磁装置和单向充气阀,所述的动触装置设在壳体内部顶端,所述的动触装置下方设有电磁装置,所述的电磁装置与动触装置之间设有静触装置,所述的壳体的一侧外壁上穿有单向充气阀。
所述的壳体的顶端面上设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内通过螺纹固定有接线柱A和接线柱B,所述的接线柱A和接线柱B的底端插在静触板上,所述的静触板固定在壳体内部,且所述的静触板上设有定位槽,所述的静触板的一端与壳体相连,所述的静触板的另一端上设有静触装置。
所述的静触装置包括静触复位罩,所述的静触复位罩固定在静触板底端面上,所述的静触复位罩内设有静触复位弹簧,所述的静触复位弹簧的顶端设有静触头,所述的静触头穿过静触板。
所述的电磁装置包括轭铁,所述的轭铁上方设有线圈,所述的线圈中间穿有铁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泰锦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泰锦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