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循环析锂程度的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2456.8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娜娜;白科;李冠毅;徐小明;谢爱亮;孙玉龙;陈富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4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刘学涛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上饶***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循环 程度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循环析锂程度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常温下将对比组电芯充放电循环至少1周,记录首周放电容量A和每周循环的放电容量;S2.在低温环境中,对实验组电芯充放电循环,每循环n周,再转移至常温充放电循环m周,记录放电容量B;S3.计算对比组电芯循环m周后的放电容量与实验组电芯的放电容量B之间的容量差C,将容量差C与对比组电芯首周放电容量A之间的比值记为容量保持率损失;S4.以容量保持率损失评估实验组电芯的析锂程度。本发明的评估析锂程度的方法,耗时少、效率高并且不必拆解电池,就能够精确可靠的评估电池负极的析锂程度,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循环析锂程度的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电池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布局锂电池低温充电技术,低温充电容易析锂,而析锂会造成安全事故,如何有效的监控电池的析锂情况非常重要。
在研发试验阶段很多情况都是将电池在低温条件下循环若干周,然后将电池拆解查看极片界面是否析锂,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低温循环非常耗时间,拆解后电池就作废了,若电池未析锂,则不能继续再循环,无法测试低温循环寿命。如果电池是在使用过程中,更不能拆解电池以查看电芯的析锂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温循环析锂程度的评估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温循环析锂程度的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23~27℃温度下,将对比组电芯充放电循环至少1周,记录首周放电容量A和每周循环的放电容量;
S2.在温度小于等于0℃的低温环境中,将实验组电芯充放电循环,每循环n周,将实验组电芯转移至23~27℃温度下充放电循环m周,记录放电容量B;
S3.计算对比组电芯循环m周后的放电容量与实验组电芯的放电容量B之间的容量差C,将所述容量差C与对比组电芯在23~27℃温度下首周放电容量A之间的比值记为容量保持率损失;
S4.以容量保持率损失评估实验组电芯的析锂程度。
优选地,所述n为大于等于100的整数且为100的倍数。
优选地,所述m为10~50的整数且为10的倍数。
优选地,所述步骤S4,以容量保持率损失评估实验组电芯析锂程度,包括:
-损失小于等于2%时,则实验组电芯未析锂;
-损失大于2%且小于等于5%时,则实验组电芯轻微析锂;
-损失大于5%且小于等于10%时,则实验组电芯电芯严重析锂。
优选地,所述对比组电芯和实验组电芯型号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低温充电过程中正极脱出的锂沉积在负极,形成锂枝晶,这部分锂枝晶在放电过程中无法嵌入到正极材料中去,这就导致了正极材料处于嵌锂的不饱和态。导致正极材料贫锂的原因就是锂离子在负极发生沉积形成锂枝晶,因此,本发明通过评估负极的析锂程度,有效的监控电池的析锂情况。本发明的评估析锂程度的方法,耗时少、效率高并且不必拆解电池,就能够精确可靠的评估电池负极的析锂程度,简单易行,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4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