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及晾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2289.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路新彦;郑巧平;宋小亚;刘昆;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3B7/02 | 分类号: | A23B7/02;F26B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木耳 晾晒 装置 方法 | ||
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涉及食用菌干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若干个晾晒单元构成,所述晾晒单元包括立柱和与其垂直的长方形晾晒层,所述晾晒层设有上、下两层,分别由横杆和边杆首尾相连构成长方形外框,长方形外框内设置晾晒布;所述晾晒布通过若干个C形管夹固定在横杆和边杆上;所述横杆、边杆和立柱两两垂直,通过分体式直角三通接头可拆卸式连接;上晾晒层的晾晒布上还设有双向拉链。本发明免焊接、易拆装,可根据场地灵活布置,采用两步晾晒法,大大提高了晾晒效率和耳片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及晾晒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是我国第二大规模栽培的食用菌,不同主栽区生产季节也不尽相同。南方以浙江为例主要为秋季栽培,采摘季节为第一年11月底至翌年4月,一般采摘4-6次,冬季通常温度较低、春季多雨,适宜晾晒的天气较少。黑木耳一般以干品的形式流通和销售,新鲜黑木耳的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脱水,会使品质大幅降低甚至腐败变质。因此刚采摘的黑木耳需要尽快进行干燥,抑制酶活性和微生物生长,从而避免腐败变质,保障黑木耳的品质。目前黑木耳干燥方式主要有传统露天晾晒和机械烘干两种方式,其中,机械烘干的速度快但耳型较差,而且机械设备成本高能耗高,对农户来说实用性不强;传统露天晾晒耳型呈自然卷曲形态,深受消费者青睐,但需要人工多次翻料、堆晒,干燥时间长,易受天气、沙尘和虫害影响,品质难以保证,与消费者日益关注的高品质需求相去甚远。
黑木耳生长快,采收期短,尤其是在阴雨天气,往往集中采收,如不及时晾晒很容易导致黑木耳霉变腐烂,因此,更大面积的晾晒场地成为了黑木耳采收期的场地需求。为此,需要从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提高黑木耳品质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晾晒场地和开发合适的晾晒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免焊接、易拆装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晾晒装置,并提供一种利用该装置提高晾晒效率和耳片品质省时省工的黑木耳晾晒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若干个晾晒单元构成,所述晾晒单元包括立柱和与其垂直的长方形晾晒层,所述晾晒层设有上、下两层,分别由横杆和边杆首尾相连构成长方形外框,长方形外框内设置晾晒布;所述晾晒布通过若干个C形管夹固定在横杆和边杆上;所述横杆、边杆和立柱两两垂直,通过分体式直角三通接头可拆卸式连接;上晾晒层的晾晒布上还设有双向拉链。
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层还包括与横杆平行的加强杆,加强杆通过铰链式二通接头与边杆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二通接头由侧面成勺状的母半圆管和子半圆管铰接而成,母半圆管和子半圆管的中部分别设有通孔,通孔处配合设置锁紧件,通过锁紧件来调节二通接头的口径大小用于将加强杆固定,所述锁紧件由螺栓和螺母构成。
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接头由半管型直角内套件、半管型直角外套件及螺丝紧固件构成。
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布为黑色纱网:透光率为60%。
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管夹截面圆弧弧度为270°-300°,且其开口处设有相互平行的卡边、侧壁设有一组间隔排列的筋条。
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拉链与横杆垂直,与边杆平行。
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层为2层,上晾晒层离地面70-90厘米,下晾晒层离地面15-20厘米,同一晾晒层内两边杆距离120-140厘米;上晾晒层的晾晒布作加宽设计,加宽部分收拢卷曲固定在边杆上,或让其自然下垂,或搭扣在相邻晾晒单元的边杆上。
所述的一种黑木耳晾晒装置晾晒黑木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晾晒装置准备:组装具有2层晾晒层的黑木耳晾晒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未经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