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承压设备动态风险失效可能性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2162.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7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平;邹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Q10/06;G06F119/02;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黄振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设备 动态 风险 失效 可能性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承压设备动态风险失效可能性评价方法,基于失效模式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失效可能性评价体系,构建移动承压设备(I型长管拖车)不同单元的动态风险失效可能性评价模型,所述失效可能性评价体系包括设备本体状态、设备服役现状、企业管理水平对失效频率影响。本发明能够评价设备失效概率。首先,获取移动承压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文件;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数据整理,预处理完成全面检验报告;对被移动承压设备划分单元,计算失效可能性评分;综合计算各个管段的风险值,并划分风险等级,分析影响设备整体安全性的薄弱环节和关键因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承压设备可靠性评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承压设备动态风险失效可能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与日俱增。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以煤炭为主,尽管近年来煤炭在能源消耗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其绝对数量仍然巨大且有所上升,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我国推广天然气资源以缓解环境问题,同时大力开发氢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相比于管道,长管拖车、罐车等大型气体运输车辆因其灵活性而广泛应用于短途、小批量的气体运输中。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其安全事故增加,对于移动式压力容器,特别是长管拖车的失效可能性评估迫在眉睫,但是目前对压力容器的失效可能性评价主要针对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长管拖车的失效可能性评价仍然存在很大空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承压设备动态风险失效可能性评价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失效模式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失效可能性评价体系,构建移动承压设备不同单元及整体的动态风险失效可能性评价模型。
所述移动承压设备不同单元及整体的动态风险失效可能性评价模型包括:同类设备失效频率、设备修正系数、管理系数,采用如下公式得到调整后的失效频率,即为设备失效可能性:
LoF=FG×FE×FM
式中LoF为设备失效可能性,FG为同类设备失效频率,FE为设备修正系数,FM为管理系数。
所述移动承压设备为I型长管拖车,长管拖车的评价单元包括气瓶瓶体、固定装置、气瓶端塞、管路和安全附件。
根据我国移动承压的检验记录,计算长管拖车的评价单元的通用失效概率:
气瓶瓶体通用失效概率FG_Cylindle=3.2×10-4
固定装置通用失效概率FG_Fixture=3.8×10-5
端塞通用失效概率FG_EndPlug=2.6×10-5
管路通用失效概率FG_Pipe=2.4×10-5
安全附件通用失效概率FG_SafeAccess=6.1×10-5。
建立长管拖车各评价单元的损伤因子评分细则,损伤次因子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DF为一个失效机理下的损伤次因子,P(Bi)为第i个失效状态出现的概率,P(A|Bi)为第i个失效状态下的失效概率,n为可能出现的失效状态总数,其为大于零的整数。
气瓶瓶体失效可能性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装置移动处理媒体内容
- 下一篇:一种源型漏型自动兼容接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