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T对称谐振器的微机械加速度计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2155.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曼娜;王立峰;黄庆安;董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5/097 | 分类号: | G01P15/097;G01P15/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t 对称 谐振器 微机 加速度计 及其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PT对称谐振器的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加速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加速度计具有:
PT对称谐振器包括质量、刚度完全相同的第一谐振器(A1)和第二谐振器(A2),第一谐振器(A1)和第二谐振器(A2)通过固定在锚区(122)的机械耦合结构(121)形成串联连接;第一谐振器(A1)包括第一质量块(101)和第一弹性支撑梁(103),第二谐振器(A2)包括第二质量块(102)和第二弹性支撑梁(104);第一质量块(101)与第二质量块(102)在水平方向上左右对称放置;第一弹性支撑梁(103)和第二弹性支撑梁(104)分别将第一质量块(101)、第二质量块(102)支撑在上下两侧的机械耦合结构(121)上;
第一耦合极板(105)通过短梁连接在第一质量块(101)的右侧,第二耦合极板(106)通过短梁连接在第二质量块(102)的左侧;
第一谐振器(A1)的第一输入极板(107)通过短梁连接在第一质量块(101)的左侧,第二输入极板(117)固定在第三锚区电极(118),并和第一输入极板(107)正对靠近放置;第二谐振器(A2)的第三输入极板(108)通过短梁连接在第二质量块(102)的右侧,第四输入极板(119)固定在第四锚区电极(120),并和第三输入极板(108)正对靠近放置;
固定在第一上锚区电极(110)上的第一上差分电容检测极板(109)与第一质量块(101)的顶端左侧的梳状极板相耦合,固定在第一下锚区电极(112)上的第一下差分电容检测极板(111)与第一质量块(101)的底端左侧的梳状极板相耦合;固定在第二上锚区电极(114)上的第二上差分电容检测极板(113)与第二质量块(102)的顶端右侧的梳状极板相耦合,固定在第二下锚区电极(116)上的第二下差分电容检测极板(115)与第二质量块(102)的底端右侧的梳状极板相耦合;
闭环自激驱动电路(B)的输入端(201)连接到第二上锚区电极(114)和第二下锚区电极(116),输出端(207)连接到第三锚区电极(118);
加速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三锚区电极(118)给PT对称谐振器施加初始激励信号,调节闭环自激驱动电路(B)使第一谐振器(A1)和第二谐振器(A2)的阻尼大小相等、符号相反,PT对称谐振器工作在奇异点,只有一个谐振频率;
将工作在奇异点的PT对称谐振器置于待测加速度环境中,加速度对PT对称谐振器的刚度产生微扰,PT对称谐振器的工作状态偏离奇异点,第一谐振器(A1)与第二谐振器(A2)的谐振频率间产生频率分裂量Δω;
根据检测得到的频率分裂量Δω,得到待测加速度对PT对称谐振器产生的刚度微扰量Δk;最后根据刚度微扰量Δk与待测加速度的标定关系得到待测加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对称谐振器的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加速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分裂量Δω计算公式为:
其中,k为PT对称谐振器的刚度、m为PT对称谐振器的质量、c为PT对称谐振器的运动阻尼、kc为PT对称谐振器的耦合刚度,且k、m、c、kc均为已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对称谐振器的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加速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自激驱动电路(B)的输入端(201)还可连接到第一上锚区电极(110)和第一下锚区电极(112),输出端(207)连接到第三锚区电极(1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T对称谐振器的微机械加速度计的加速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自激驱动电路(B)包括按顺序连接的输入端(201)、机电转换模块(202)、滤波模块(203)、增益控制模块(204)、相位控制模块(205)、电机转换模块(206)、输出端(2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1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射抽汽为热源的除尘器灰斗伴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事故采集分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