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自定义组件的实现与解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1903.8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4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燕;邹庆;边雁;潘晨;吴冠宇;韩晓;张学勇;黄昆;翟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6 | 分类号: | G06F8/36;G06F8/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颜盈静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浏览器 电力 自动化 系统 自定义 组件 实现 解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自定义组件的实现与解析方法,包括:编辑组件代码以及组件定义文件,完成组件自定义;根据组件定义文件,对组件结构是否完整进行验证;根据组件代码,对组件功能是否可以实现进行验证;将通过验证的组件定义文件发布到服务器指定目录进行保存;对组件定义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属性资源配置信息对象,将生成的属性资源配置信息对象保存至组件库中,同时将属性资源配置信息对象封装为JS对象保存至服务器指定目录;根据属性资源配置信息对象,生成组件图标;通过拖拽组件图标至页面设计区,解析该组件图标对应的属性资源配置信息对象,生成所需Web界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自定义组件的实现与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体验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人机界面无论是交互方式、智能化水平还是展示效果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体验需求。同时,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对信息化展示和监控保障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WEB技术提升电力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重要,在现今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随着电力信息系统和监控系统的发展,传统的C/S架构的页面生成方式,难以满足业务需求的快速变化以及对运行环境的轻量化要求。
电力自动化系统基于Web的应用功能,在现场投运时,往往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和用户的审美需求,对页面进行多次调整。传统人工编码方式面临开发周期长、功能代码固化、现场工程难以维护等问题,很难快速响应用户本地化需求,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对原有技术和业务都熟悉的研发人员不断的迭代,加重了产品研发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从实际系统应用上考虑,无论是应用系统之间还是同一系统的不同页面之间,都存在大量的页面中包含重复组件的问题,因业务与展示效果需求的差异性以不同的效果和组合方式呈现出来,但是其本质上还是基础组件的扩展与组合。因此,实现资源共享,把人力从日常繁琐重复的开发中解放出来,以支撑应用研发及工程化需求,提供一种简易、高效的页面开发方式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提供丰富的组件扩展能力、定义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页面组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自定义组件的实现与解析方法,用于扩展组件,产品研发人员或者工程人员可以在已有组件的基础上,以可视化拖拽组件的方式快速生成新的组件,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适用于电力系统非生产控制区WEB界面的生成和浏览。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电力自动化系统自定义组件的实现与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编辑组件代码以及组件定义文件,完成组件自定义;所述组件定义文件包括组件基本定义、扩展属性、扩展事件和可编辑配置信息的属性;
步骤2:根据步骤1中的组件定义文件,对组件结构是否完整进行验证;根据步骤1中的组件代码,对组件功能是否可以实现进行验证;
步骤3:将通过验证的组件定义文件发布到服务器指定目录进行保存;
步骤4:对组件定义文件进行解析,生成属性资源配置信息对象,将生成的属性资源配置信息对象封装为属性资源JS对象保存至状态管理仓库中,同时将属性资源JS对象保存至服务器指定目录;
步骤5:根据属性资源配置信息对象,生成组件图标;
步骤6:通过拖拽组件图标至页面设计区,解析该组件图标对应的属性资源配置信息对象,生成所需Web页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可由以下步骤替代:
导入已有的扩展组件,获取该扩展组件的组件定义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扩展组件包括本地代码编辑器中编写的符合编码规范的组件和通过可视化工具生成的组件。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若存在缺少配置信息的属性,则根据该属性的类型和默认值,添加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