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1608.2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古川宗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张红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丝,其提高导丝的前端接合部与线圈体的接合强度,防止前端接合部从线圈体脱离。导丝(1)具备:芯轴(5);覆盖该芯轴(5)的外周的线圈体(3);以及对芯轴(5)的前端和线圈体(3)的前端进行接合的接合部(7),在上述导丝(1)中,接合部(7)的基端通过向长度方向基端侧突出的矩形状的凸部(8)和向长度方向前端侧突出的矩形状的凹部(9)而沿着横截面视图外周方向形成为长度方向凹凸形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3月10日、申请号为201680001588.X、发明名称为“导丝”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管向血管、尿管等体内管腔的插入以及体内留置具向血管动脉瘤形成部的插入时用作导向件的导丝。
背景技术
导管向血管、尿管等体内管腔的插入以及体内留置具向血管的动脉瘤形成部的插入时用作导向件的导丝一般具备:芯轴;覆盖该芯轴的前端部的线圈体;对芯轴的前端和线圈体的前端进行接合的前端接合部;以及对芯轴和线圈体的基端进行接合的基端接合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导丝,具备:芯丝(以下记为芯轴);覆盖该芯轴的前端部的线圈体;以及对芯轴的前端和线圈体的前端进行接合的前端接合部,并且记载了前端接合部接合于线圈体的前端的外观(参照图12A以及图12B等)。
手术者为了将导管向患者的体内插入,例如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导丝向患者的体内,并朝向位于患者体内的狭窄部等前进,之后,贯通狭窄部。但是,在手术者使导丝贯通狭窄部时,存在导丝被狭窄部卡住的情况。此时,手术者推拉固定于导丝的基端部的接合管或者使其旋转,欲使导丝从卡住状态放开。
然而,在以往的导丝中,在导丝被狭窄部等卡住且手术者推拉导丝或者使其旋转时,存在导丝的前端接合部从线圈体脱离的可能性。若前端接合部从线圈体脱离,则前端接合部单体残留在患者的体内,存在之后的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之类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185415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丝,其提高导丝的前端接合部与线圈体的接合强度,防止前端接合部从线圈体脱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案是一种导丝,具备:芯轴;覆盖该芯轴的外周的线圈体;以及对上述芯轴的前端和上述线圈体的前端进行接合的接合部,上述导丝的特征在于,上述接合部的基端沿着横截面视图外周方向形成为长度方向凹凸形状。
另外,本发明的第2方案根据第1方案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向长度方向前端侧突出的凸部形成为弯曲形状。
并且,本发明的第3方案根据第1方案的发明或者第2方案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线圈体通过以螺旋状卷绕多根绞线而形成,该绞线通过绞扭多个线材而成。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的导丝,具备芯轴、覆盖该芯轴的外周的线圈体、以及对芯轴的前端和线圈体的前端进行接合的接合部,接合部的基端沿着横截面视图外周方向形成为长度方向凹凸形状,因此提高接合部与线圈体的接合强度,起到防止接合部从线圈体脱离的效果。
另外,根据第2方案的导丝,在第1方案的导丝中,向长度方向前端侧突出的凸部形成为弯曲形状,因此除了第1方案的导丝的效果以外,防止导丝弯曲了的情况下向接合部的应力集中,起到进一步防止接合部从线圈体脱离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未经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源光缆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奶制品加工的高效型胶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