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分割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1148.3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1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花;游瑞蓉;李怀东;姬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G06V10/26;G06V10/30;G06T5/00;G06T5/20;G06T7/11;G06T7/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武振华;张振军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分割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终端 | ||
一种指纹分割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对指纹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图像,所述归一化图像具有多个像素点;确定所述多个像素点的对比度值;选取对比度值大于对比度阈值的像素点,作为种子点,其中,所述对比度阈值是基于所述多个像素点的对比度值确定的;遍历各个像素点,以每个像素点为中心,计算预设区域内的种子点数量占该预设区域内像素点数量的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判断当前像素点是否为有效指纹。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噪声的引入,有效提高指纹分割的准确性,并且计算量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分割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背景技术
由于生物识别所具有的便捷与安全等优点,生物识别技术在身份认证识别和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指纹、人脸、声纹、虹膜等,指纹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由于指纹具有唯一性,指纹识别技术常常应用于智能终端的生物身份识别。但在指纹应用过程中,由于指纹采集方式、采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指纹信息与噪声混叠,需要对指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才能对指纹进行识别和匹配。
具体地,在指纹采集之后,指纹算法会自动对指纹数据进行分割、增强、特征提取处理用于指纹录入和解锁。其中指纹分割的精确程度决定了后续指纹增强和特征提取的范围的精确程度。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对指纹区域进行分割的准确性不足,导致提取到错误的指纹特征,影响录入的准确性和识别的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指纹分割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噪声的引入,有效提高指纹分割的准确性,并且计算量较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分割方法,包括:对指纹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图像,所述归一化图像具有多个像素点;确定所述多个像素点的对比度值;选取对比度值大于对比度阈值的像素点,作为种子点,其中,所述对比度阈值是基于所述多个像素点的对比度值确定的;遍历各个像素点,以每个像素点为中心,计算预设区域内的种子点数量占该预设区域内像素点数量的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判断当前像素点是否为有效指纹。
可选的,所述指纹图像为灰度图;确定所述多个像素点的对比度值包括:计算所述多个像素点的初始对比度值;计算抗亮度差异系数,所述归一化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灰度极值差越大,所述抗亮度差异系数越小;对于各个像素点,采用所述初始对比度值与所述抗亮度差异系数的乘积,作为该像素点的对比度值。
可选的,采用下述公式,计算所述抗亮度差异系数:
其中,α用于表示抗亮度差异系数,N用于表示预设的灰度值上限值,max(Idn)用于表示所述归一化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中的最大灰度值,min(Idn)用于表示所述归一化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中的最小灰度值,max(Idn)-min(Idn)用于表示所述归一化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灰度极值差。
可选的,所述对比度阈值是基于所述多个像素点的对比度值的均值确定的。
可选的,采用下述公式,选取所述对比度阈值:
T=T1×n;
其中,T用于表示所述对比度阈值,T1用于表示所述多个像素点的对比度值的均值,n为有理数,且0.5≤n≤1.5。
可选的,以每个像素点为中心,计算预设区域内的种子点数量占该预设区域内像素点数量的比值,并根据所述比值判断当前像素点是否为有效指纹包括:以每个像素点为中心,设置第一预设区域,如果所述第一预设区域内的种子点数量占该第一预设区域内像素点数量的比值大于等于预设比值,则确定当前像素点为有效指纹;其中,所述预设比值选自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