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1044.2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水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A63B23/16;A63B23/12;A63B2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患者 术后 训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训练器,其结构包括:训练球装置、固定卡杆装置、宽度调节器,训练球装置安装于固定卡杆装置外侧且与固定卡杆装置锁接,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机构,使本发明能够实现避免当下医护人员需要通过人工外力辅助给患者的肢体进行运动锻炼处理,此种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影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降低了心内科患者术后训练器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的问题,使设备通过气囊装置与气腔装置的相互配合,进而能够针对人的手指力量进行锻炼,缓冲板与辅助扣片辅助提高舒适度,进而起到一个锻炼呼吸频率的效果,更加利于心内科患者的日常康复,减少医护人员的外力辅助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训练器,属于康复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当下医护人员需要通过人工外力辅助给患者的肢体进行运动锻炼处理,此种方式,费时费力,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影响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降低了心内科患者术后训练器使用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训练器,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内科患者术后训练器,其结构包括:训练球装置、固定卡杆装置、宽度调节器,所述训练球装置安装于固定卡杆装置外侧且与固定卡杆装置锁接,所述固定卡杆装置内侧设有宽度调节器,所述宽度调节器与固定卡杆装置间隙配合,所述训练球装置包括气囊装置、气腔装置、缓冲板、辅助扣片,所述气囊装置安装于气腔装置上方且与气腔装置扣接,所述气腔装置右下方设有缓冲板,所述气腔装置左下方设有辅助扣片,所述辅助扣片与气腔装置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气囊球、内嵌弹簧层、固定嵌环、气阀孔,所述固定嵌环安装于气囊球下方且与气囊球扣接,所述气囊球内部嵌入有内嵌弹簧层,所述气囊球前侧设有气阀孔,所述气阀孔与气囊球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腔装置包括装配架装置、限位块、收缩器装置、内空气道,所述收缩器装置安装于内空气道外侧且与内空气道扣接,所述内空气道上端设有装配架装置,所述装配架装置与内空气道锁接,所述内空气道两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内空气道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架装置包括内凹槽、衔接板、对位槽,所述内凹槽嵌入于对位槽中侧,所述对位槽下方设有衔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收缩器装置包括伸缩套、膜套、支撑外环、弹簧杆,所述膜套安装于伸缩套外侧且与伸缩套扣接,所述伸缩套侧边嵌入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内侧端设有支撑外环。
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扣片为弧线型结构,其弧线幅度根据人体大拇指的握持角度相近。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套与膜套皆为橡胶气囊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板为海绵层结构制成,具有更高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在需要进行锻炼使用的时候,用户可通过设有的固定卡杆装置与宽度调节器相互配合,进而调节到适宜的长度,通过双手握持在缓冲板位置,大拇指扣在辅助扣片处,气阀孔用于气囊球的气压调控,固定嵌环用于与对位槽的连接,用户可通过手指挤压气囊球,进而会挤压到内嵌弹簧层,形成一个反馈力,此时气囊球内部的空气会沿着内凹槽方向传递,进而沿着内空气道传递,最终气流挤压膜套,使得伸缩套从支撑外环往外侧滑动,形成气压的转移,以此反复来锻炼到手臂的力量,弹簧杆则起到一个复位辅助的功能,以此来锻炼手部的力量,间接起到一个心率控制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水,未经李德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1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