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腔镜甲状腺手术自动拉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69617.8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叶茂;王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奇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3 | 代理人: | 林伟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状腺 手术 自动 拉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腔镜甲状腺手术自动拉钩装置,包括内推把、内杆和内托头、外推把、外杆和外托头,内推把和内托头分别连接在内杆的两端,外推把和外托头分别连接在外杆的两端,内杆伸缩在外杆内,内推把位于外推把在外杆上的同端,内托头位于外托头在外杆上的同端,内推把朝向内杆的面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外推把背向外杆的面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周面具有内螺纹,连接块与连接槽通过螺纹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腔镜甲状腺手术自动拉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甲状腺手术的过程中,由于淋巴结夹于肌肉和甲状腺之间,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的皮肤表面打上两个洞口,然后将两把医用托具分别通过两个洞口进入患者体内,其中一把医用托具朝肌肉施力,另一把医用托具朝甲状腺施力,使肌肉和甲状腺之间的距离拉开,防止肌肉和甲状腺靠近淋巴结,从而能够腾出足够的空间来切除淋巴结,防止在切除淋巴结的时候刮伤肌肉和甲状腺,使切除淋巴结更为顺利。
上述技术的不足有:
一、在患者的皮肤表面打上两个洞口,患者所受到的损伤较大。
二、医护人员需要使用到两把医用托具,并且两把医用托具需要保持朝向相反的方向施力,操作的步骤较为繁琐,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
三、且操控需要双手配合,如果是有两个医生进行持握,甚至还需要两个医生之间进行配合,即其中一个拉钩的拖头先将肌肉拨开,另一个拖头将甲状腺推开,从而使得淋巴结暴露,因此拉钩需要两处固定,且两处固定点持续牵拉,以避免甲状腺或肌肉脱离拉钩而回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腔镜甲状腺手术自动拉钩装置,只需在患者的皮肤表面打上一个洞口,并且只需要使用到一把医用托具,医护人员将医用托具通过洞口,然后使用医用托具能够将肌肉和甲状腺之间的距离拉开,减小了患者所受到的损伤,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腔镜甲状腺手术自动拉钩装置,包括内伸器和外伸器,内伸器包括内推把、内杆和内托头,内推把和内托头分别连接在内杆的两端,外伸器包括外推把、外杆和外托头,外推把和外托头分别连接在外杆的两端,内杆伸缩在外杆内,内推把位于外推把在外杆上的同端,且内推把离外杆的距离比外推把离外杆的距离远,内托头位于外托头在外杆上的同端,且内托头离外杆的距离比外托头离外杆的距离远,内推把朝向内杆的面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外推把背向外杆的面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周面具有内螺纹,连接块与连接槽通过螺纹连接,当连接块螺旋朝向连接槽内移动时,内杆在外杆内背向外推把移动,内推把随内杆同向移动。
优选的,外托头的形状呈“U”形,外杆垂直于外托头的“U”形平面,且外杆连接在外托头的端部,外托头的另一端设有钩头,钩头用于穿刺患者皮肤,在患者皮肤表面打上洞口,外托头通过洞口进入患者体内。
优选的,连接块朝向内杆的面设有内推杆,内推杆与内杆旋转连接,若外托头朝向肌肉施力,则内托头朝向甲状腺施力,在内托头朝向甲状腺施力时,由于内推杆与内杆旋转连接,因此在内推把带动内推杆旋转时,内杆不会随内推杆旋转,从而避免内托头在甲状腺上扭转造成甲状腺损伤。
优选的,外杆的内周面设有限位槽,内杆的外周面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移动在限位槽内,限位块配合限位槽防止内杆在外杆内旋转,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避免内托头在甲状腺上扭转造成甲状腺损伤。
优选的,外托头背向外杆的面设有凹槽,当内杆收缩在外杆内时,内托头置于凹槽内,从而减小占用空间,所需在患者皮肤表面上打的洞口相对较小,减小了患者所受到的损伤,并且内托头能够随外托头带入患者体内,无需调整内托头进入洞口的位置,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优选的,凹槽的内底面设有若干个防贴件,防贴件的形状为半球体,防贴件朝向内托头凸起,从而防止内托头与凹槽贴合,便于内托头移出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9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