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9497.1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丁王月银;张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国博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04;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余鹏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绿地 蓄水 收集 | ||
本发明属于蓄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收集器,包括蓄水池、进水管、集水槽和取水井,所述蓄水池为圆形罐状结构并深埋入地下,所述集水槽均匀设置在地表,且所述集水槽之间的间隙部位均匀覆盖有植被;本发明通过设置蓄水池、进水管、集水槽、取水井和收集槽,使得流动雨水中体积较大的垃圾杂物受到拦截杆的阻碍而无法流入集水槽中;再通过滤网的过滤作用,使得雨水在流动过程中所附着的草叶碎屑和泥沙被除去,从而避免流入蓄水池中的草叶和泥沙过多,导致蓄水池中的雨水腐臭发黑难以利用,从而保证蓄水池中的雨水能够储存更长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水收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收集器。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建设海绵城市,即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项专利关于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5107691289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它包括用于将水收集起来的雨水收集模块以及用于将雨水收集模块收集到的雨水再利用的雨水综合利用模块,通过设置集雨槽、进水装置、弃流装置、过滤装置和拦污装置,有效提高城市雨水的综合利用率;但是上述发明仍然存在缺陷,当雨水流入时会带动周边植被上的草叶碎屑和泥沙,使得这些杂质附着在过滤装置中,因为泥沙颗粒较小,上述发明中的过滤装置难以进行有效清除,因此在长期使用后,草叶碎屑和泥沙积累在过滤装置中容易造成堵塞;并且因为草叶碎屑属于有机质,在潮湿无氧环境中,容易与泥沙中的细菌病毒之间发生反应,使得草叶碎屑腐烂变质并产生大量细菌病毒,随着雨水通过过滤装置将大量细菌病毒带向集水池中,导致集水池中收集的雨水容易发生变质腐臭,影响雨水的利用;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鉴于此,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收集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的蓄水收集器难以清除过滤装置长期工作时所积累的草叶碎屑和泥沙,容易造成堵塞,并且影响雨水的储存时间;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收集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蓄水收集器,包括蓄水池、进水管、集水槽和取水井,所述蓄水池为圆形罐状结构并深埋入地下,所述集水槽均匀设置在地表,且所述集水槽之间的间隙部位均匀覆盖有植被;所述集水槽上均安装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上设有一号槽,所述一号槽上均匀设有弧形的拦截杆,所述拦截杆的中间部位向上弯曲;所述集水槽侧壁靠近中间的部位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上表面为弧形,且滤网的中间部位向上弯曲;所述集水槽侧壁内部设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顶部通过均匀设置的一号通道与集水槽内部相通,且一号通道的开口部位靠近滤网与集水槽侧壁的结合部,所述一号通道倾斜于水平面;所述集水槽底部通过均匀设置的二号通道,与集水槽内部位于滤网下方的区域相通,且二号通道内填充有表面光滑的鹅卵石,且二号通道内靠近集水槽内部的部位安装有阻隔栏;所述集水槽下方的部位设有二号槽,所述二号槽与每一个集水槽底部均相通,且二号槽的中间部位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蓄水池的顶部相通;所述蓄水池外表面靠近顶部的部位设有取水井,所述取水井顶部伸入地表,且取水井顶部设有井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国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国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9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