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9191.6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5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科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吴忠芬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式 等离子 清洗 方法 | ||
1.一种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电极(1)、第二电极(2)同轴设置,使得两个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4);
为电极配置导向风环(3),在导向风环(3)上加工制成与放电间隙(4)连通的螺旋凹槽(32),螺旋凹槽(32)沿导向风环(3)的轴向方向螺旋绕设而成,在螺旋凹槽(3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导向风环(3)的侧壁的通气孔(33);
在第二电极(2)上制作与放电间隙(4)连通的吹嘴(21),吹嘴(21)贯穿第二电极(2);
在导向风环(3)的一端内安装瓷环(31),将瓷环(31)套设安装在第一电极(1)外,利用瓷环(31)将导向风环(3)靠近第二电极(2)的一端封堵;气体经由导向风环(3)的螺旋凹槽(32)旋转进入放电间隙(4),进入导向风环(3)内的气体可通过通气管进入螺旋凹槽(32),进而形成旋转气流进入放电间隙(4),第一电极(1)与第二电极(2)对放电间隙(4)内的旋转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风,旋转等离子风经第二电极(2)的吹嘴(21)吹出到达被处理物体的表面实现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螺旋凹槽(32)的数量设置成多个,多个将螺旋凹槽(32)围绕导向风环(3)的中心轴线呈环形阵列,将螺旋凹槽(32)自导向风环(3)的外侧面凹设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导向风环(3)安装套设电离套筒(5),将第一电极(1)、导向风环(3)均装入电离套筒(5)内;
在电离套筒(5)的一端安装进气套筒(6);
在电离套筒(5)的另一端安装端部保护罩(7),将第二电极(2)安装在端部保护罩(7)上;
将进气套筒(6)与外界的空气压缩机连通,空气压缩机输出的高压气体经由进气套筒(6)流入螺旋凹槽(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气套筒(6)上制作进气孔(61)、气门芯(62)及与气门芯(62)相通的进气通道(63),进气通道(63)连通进气套筒(6)与电离套筒(5);放电间隙(4)位于端部保护罩(7)内;
气体从进气孔(61)进入进气套筒(6),经由气门芯(62)进入进气通道(63),穿过进气通道(63)进入电离套筒(5),进而从导向风环(3)的螺旋凹槽(32)旋转进入放电间隙(4),经放电处理形成等离子风后从第二电极(2)的吹嘴(21)吹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气套筒(6)远离电离套筒(5)的一端上安装尾座(8),尾座(8)包括线组(81)、导杆(82)及套筒盖(83),线组(81)设置于套筒盖(83)远离进气套筒(6)的一面,导杆(82)设置于套筒盖(83)靠近进气套筒(6)的一面并与线组(81)连接,套筒盖(83)用于遮盖密封进气套筒(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导杆(82)的末端安装电极座(84),在电极座(84)远离导杆(82)的一端上安装电极芯(85),将第一电极(1)安装在电极芯(85)远离导杆(82)的一端上;
线组(81)连接外部电源及控制系统,电流经导杆(82)传输至电极座(84),经电极芯(85)传输至第一电极(1)给第一电极(1)施加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电极(1)连接电极芯(85)的一端的外侧套设蜂窝通气管(9),借助蜂窝通气管(9)将电离套筒(5)分隔成第一腔体(51)与第二腔体(52),在蜂窝通气管(9)上制作环绕第一电极(1)的多个气孔(91),多个气孔(91)连通第一腔体(51)与第二腔体(5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风式等离子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导杆(82)外套设固定组件(86),固定组件(86)用于固定导杆(82)并将进气套筒(6)靠近电离套筒(5)的一端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91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