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容器式栽培蓝莓杂草防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8699.4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玲;王倩;张长青;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28;A01G24/25;A01G24/20;A01G24/12;A01G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肖明芳 |
地址: | 21003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器 栽培 蓝莓 杂草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容器式栽培蓝莓杂草防治的方法,首先制作上下开口的控根栽培容器;将酸性泥炭、园土、椰糠混合均匀,得到栽培基质,并装入控根栽培容器内;定植蓝莓后,在基质表面先覆盖一层腐熟的羊粪,再覆盖一层砂子,最后再覆盖一层松针;最后进行后期水肥管理。本发明通过基质栽培并结合覆盖腐熟羊粪、砂子和松针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具有省工省力、简便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通过本发明方法,容器内杂草生长得到显著抑制,覆盖物不仅可以提供养分还能发挥保温保湿调节根系周围环境的作用,同时结合蓝莓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对蓝莓所需营养成分进行精确控制,灌溉次数从12次降低为4次,杂草控制成本也明显下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是一种容器式栽培蓝莓杂草防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桔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果树,是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俱佳的新兴果树。现代化规模种植过程中,为克服蓝莓根系弱,对土壤环境要求严格等问题,盆栽或控根容器等栽培方式越来越普遍。
杂草防治是蓝莓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蓝莓根系以须根为主,根系纤细、没有根毛,≤1mm的根系数量占比达70%,大多分布在0-30cm的土层中。杂草种类多且生长旺盛,同蓝莓植株争夺水分、养分、光照、生长空间,造成树势衰弱。生长较差的植株,容易被杂草覆盖,如不及时将杂草清除,会造成树体死亡。
化学除草(如喷施除草剂)不仅污染环境不利于绿色安全生产,也会对蓝莓植株产生药害,影响蓝莓的正常生理功能。容器式栽培中机械除草不便操作,人工除草效率低且成本高,因此需要探索出一种操作简单、成本投入低、防治效果好的控草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蓝莓栽培中能较长时间控制杂草生长和保持根系土壤环境适宜的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容器式栽培蓝莓杂草防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上下开口的控根栽培容器;
(2)将酸性泥炭、园土、椰糠混合均匀,得到栽培基质,并装入步骤(1)控根栽培容器内;
(3)定植蓝莓后,在基质表面先覆盖一层腐熟的羊粪,再覆盖一层砂子,最后再覆盖一层松针;
(4)后期水肥管理。
具体地,步骤(1)中,所述的控根栽培容器为采用表面开有透气孔的长方形聚氯乙烯板圈成的圆柱体,上下开口,重叠部分使用螺丝固定。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酸性泥炭、园土、椰糠按照体积比5:3:2搅拌混匀后,过3目筛,得到栽培基质。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栽培基质装入后,基质表面距离控根栽培容器顶部开口15-18cm。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腐熟的羊粪覆盖的厚度为3-5cm。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砂子为清洗后粒径为0.8-1.0mm的砂子,其覆盖的厚度为3-5cm。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松针覆盖的厚度为6-8cm。
具体地,步骤(4)中,所述的水肥管理采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加悬挂式滴灌对蓝莓进行灌溉和施肥。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基质栽培并结合覆盖腐熟羊粪、砂子和松针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控制杂草的生长,具有省工省力、简便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通过本发明方法,容器内杂草生长得到显著抑制,覆盖物不仅可以提供养分还能发挥保温保湿调节根系周围环境的作用,同时结合蓝莓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对蓝莓所需营养成分进行精确控制,灌溉次数从12次降低为4次,杂草控制成本也明显下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6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