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高浓盐废水的联合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8614.2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史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拓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1D3/06;C02F101/10;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朱亚娜;吴小灿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钠离子 交换 再生 高浓盐 废水 联合 处理 方法 | ||
一种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高浓盐废水的联合处理方法,对钠离子交换器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再生高浓盐废水做处理,采用化学沉淀法分离镁离子,成为氢氧化镁产品;采用纳滤方法分离氯化钙和氯化钠,氯化钙溶液可用于烧结工段喷洒烧结矿使用,在此过程中不必将氯化钙溶液蒸发干燥制成固体,减少了能源消耗。采用钠离子交换器和反渗透的方法分离氯化钙,并提纯、浓缩氯化钠,使得到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钠离子交换器再生剂标准以回收利用废水中氯化钠,反渗透透过水产生可重复使用的除盐水,使再生高浓盐废水得到合理高效利用的同时减少经济投入,实现增产增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钢铁企业中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高浓盐废水的联合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在生产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软化水和除盐水,制水过程中产生的高浓盐废水处理一直是难题,特别是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高浓盐废水,一般是做无害化处理后直接排放,或者排放至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回用,这些高浓盐废水大幅增加了后续污水处理的负担。
工业企业中,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中和法、沉淀法、Fenton法、生物法、纳滤法等,大都是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少部分处理时回收钙盐、镁盐两种副产品,或回收氯化钠回用。现有的钠离子交换器树脂再生浓盐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钱枫、向晶、李伟等,在2009年01月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中发表的文章“锅炉软水站再生废水用于烟气脱硫的研究”中,将锅炉软水再生废水用作脱硫剂和脱硫剂的添加剂。王晓晖、李玉银在2012年12月期刊《河北冶金》中发表的文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回收和利用的模拟实验”中,通过向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高盐废水中分别投加镁沉淀剂和钙沉淀剂,经分步沉淀处理后去除废水中的钙镁离子,过滤后的清液作为再生剂回用,同时得到钙盐和镁盐两种副产品。邬春梅、陈进富在2008年01月期刊《环境工程学报》中发表的文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回用处理模拟试验研究”中,对再生废水中硬度离子和氯离子最集中的高浓废水部分进行分步沉淀处理,回用其中的氯离子,有效去除硬度离子,并得到2种沉淀副产品。车春波在2010年03月期刊《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中发表的文章“沉淀法处理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废水的研究”中,对高含盐区废水进行沉淀除盐,分离出沉淀后的上清液以氯化钠为主,并将其作为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液回用。
以上文献提出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高浓盐废水方法,大都是采用化学法沉淀钙离子和镁离子,化学法采用的化学试剂如沉淀剂用量大、价格高,而且能耗较高,从而严重影响废水处理的成本,不利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高浓盐废水的联合处理方法,针对钢铁工业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高浓盐废水的污染物成分含量特点,配置整套处理工艺和处理过程。钠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高浓盐废水中主要含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和钠离子,将占主要浓度的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分离回收利用,使得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高浓盐废水不再是废水,而是一种可以获得化学品并循环利用的资源,同时能够减少化学沉淀试剂的投加量并减少蒸发结晶的能耗,进而实现增产增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高浓盐废水的联合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钠离子交换器再生高浓盐废水引至再生高浓盐废水池,向再生高浓盐废水池中加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使其内液体呈碱性且PH值处于8-10之间,同时向再生高浓盐废水池通入空气进行曝气处理,使其内液体中微量的铁离子混凝生成氢氧化铁;经过滤器过滤去除其中的氢氧化铁、破碎树脂和杂质后,将过滤水送入清液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拓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拓凯化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