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姿态人体的头部磁共振成像装置与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68418.5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0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欣;娄昕;孙献平;马笑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 |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姿态 人体 头部 磁共振 成像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姿态人体的头部磁共振成像装置,包括两个多级升降台柱,还包括反凹形架、第一永磁体与磁轭、第二永磁体与磁轭、两个补偿线圈、两个梯度线圈、头部线圈、两个可调紧固带、可调折叠调节架、折叠检查床、升降踏板、平放/直立的电动旋转单元、电动升降台柱、平衡板、以及移动轮。还公开一种全姿态人体的头部磁共振成像方法,通过两个多级升降台柱同步控制、高度调节,使得第一永磁体与磁轭、第二永磁体与磁轭的上下位置变化,以及相应地变化折叠检查床的高度,可实现站姿、坐姿和躺姿人体的头部磁共振成像,从而了解全姿态人体在重力作用下脑血流、结构、功能的改变,扩展了磁共振成像装置的检测功能,方便、实用,具有重要的医学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磁共振结构与功能成像及相关人体医学诊疗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姿态人体的头部磁共振成像装置,还涉及一种全姿态人体的头部磁共振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地,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ra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影像技术和方法用于人体头部医学临床检查与研究;新发展和研究的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device,SQUID)磁力仪、原子磁力仪等用于测量人体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包括人体头部组织的磁场和电解质离子输运产生的电流引起的磁场。这些技术与方法各具特点及局限性,例如,X-ray CT方法可以清楚地检查出血性头部疾病,磁共振成像方法能够方便地成像头部血管等。X-ray CT方法[Linda C.P.Croton et al.,“In situphase contrast X-ray brain CT”,Scientific Reports.2018,8:11412.]基于扫描组织对X线的衰减或者吸收,探测穿透组织的X线后依次将其转换为可见光、电信号、数字信号,最后得到数字化影像,即重建的横断面断层影像,对于颅脑外伤、颅内占位、脑血管病变等,X-ray CT检查与诊断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目前临床应用中的磁共振成像方法[NakadaT,“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igh and ultra high-field MRI”,BrainDevelopment.2007,29(6):325-335.],基于观测头部组织里水、脂肪、蛋白质及其它化合物中氢质子的空间分布密度及弛豫时间,不同的氢质子比例的磁共振成像信号强度不同,因此,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可以扫描获得头部横断面、矢状面、冠状位的影像,精准定位关注的人体头部各个区域,特别地,在软组织磁共振成像中的影像对比度高于X-ray CT,可进行人体头部功能磁共振成像且无辐射损伤,在医学临床检查中应用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