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68331.8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刘瑾;丁潇;赵阳;孟天一;范特佳;许晨阳;叶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刘春 |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锚固 微型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微型桩铅垂打入滑体的土体内,使保护套的中点位于滑裂面上;将锚杆穿过安装孔,并将锚杆的一端打入滑体内;从微型桩顶部加压注浆,浆液从保护套的开孔处渗出,与周边土体形成混合材料加固周边土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型桩在与滑裂面接触面处会发生弯曲甚至破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滑坡防治及桩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桩属于柔性桩,单桩承载力较小,一般在工程应用中会布置成群桩或者与其他结构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组合形式。然而当滑坡体下滑量越来越大时,土体的自重不断增大,增大的滑坡推力由桩和土体形成的体系共同承担,当滑坡推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微型桩与滑床接触面处会发生弯曲甚至破坏,由于微型桩问题的不安全性,微型桩在滑床上的加固机理还需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讨论,因此应该提供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的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微型桩在与滑裂面接触面处会发生弯曲甚至破坏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微型桩铅垂打入滑体的土体内,使保护套的中点位于滑裂面上;
将锚杆穿过安装孔,并将锚杆的一端打入滑体内;
从微型桩顶部加压注浆,浆液从保护套的开孔处渗出,与周边土体形成混合材料加固周边土体;
其中,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的结构包括:
一微型桩,为钢管混凝土桩;
一保护套,为同轴且固定套设在微型桩桩身外侧的筒体,保护套的圆周面上均布多个通孔,通孔与微型桩内部贯通;
一安装孔,其为倾斜贯穿微型桩顶部桩身的通孔,安装孔的轴线与水平线夹角为25°±5°;
一锚杆,穿过安装孔,并使其一端穿过滑裂面插入滑体中;
微型桩,其底部用于竖直插入滑体中,并用于通过其顶部注浆,再经由保护套排出,以加固微型桩与滑体的连接;锚杆用于为微型桩提供侧向支撑力。
进一步的,多个微型桩呈梅花型布置在滑裂面上,各个微型桩的桩间距为10倍的桩径,各微型桩的排距为8倍的桩径。
进一步的,各微型桩的锚固深度为桩身长度的1/3。
进一步的,保护套设置于微型桩桩身的下方三分之一位置处。
进一步的,锚杆为注浆锚杆。
进一步的,安装孔的直径为25mm;微型桩的桩身直径为120mm;保护套的直径为140mm,长度为2000mm,壁厚为10mm,通孔直径为1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为微型桩加固滑坡起到重大作用,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更有效的抵抗滑动力,便于推广应用。通过在微型桩桩身加设钢制保护套,增大微型桩在滑裂面处的刚度,可以有效的防止微型桩与滑床接触面处会发生弯曲甚至破坏的现象;浆液从微型桩钢制保护套开孔处渗出,与滑面周边土体形成混合材料加固周边土体,提高滑面周边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大抗滑力;通过将锚杆打入滑床中,提供足够的拉力,克服滑体的自重和滑动力,可以有效的防止滑坡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不包括锚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变截面锚固型微型桩的安装布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