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采动地表裂缝的含隔水层及表土层再造修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68082.2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3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强;张吉雄;黄艳利;马丹;周楠;何志伟;朱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E02D3/00;E02D3/12;G01N3/08;G01N15/08;G01N9/00;G01N33/0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钱超 |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表 裂缝 水层 表土层 再造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基于采动地表裂缝的含隔水层及表土层再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a:现场钻孔取样,测试各岩层的强度、密度、含水率、渗透特性物理力学参数;
步骤b:建立三维物理相似模拟模型,模拟煤层开采覆岩裂隙演化过程,统计分析得到含水层(2)、隔水层(3)与表土层(1)裂隙形态、位置、张开度、大小空间展布特征,计算各岩层所需的充填量;
步骤c:根据隔水层裂隙发育空间展布特征,配置隔水性充填材料A(6),通过在地表采动裂缝处布置注浆管路(7),实施泵送充填,完成隔水层(3)的再造修复;
步骤d:根据含水层裂隙发育空间展布特征,配置富水性充填材料B(5),通过在地表采动裂缝处布置注浆管路(7),实施泵送充填,完成含水层(2)即生态水位层的再造修复;
步骤e:根据表土层裂隙发育空间展布特征,配置富含微生物、植被生长的表土性充填材料C(4),通过在地表采动裂缝处布置注浆管路(7),实施泵送充填,完成表土层(1)的再造修复;
步骤f:当地表裂缝被充填材料的浆液充满则停止注浆,含水层(2)、隔水层(3)与表土层(1)再造修复稳定后,在地表种植适宜当地区域环境生长的植被;
步骤g:重复步骤a~f过程,完成整个矿区的含水层(2)、隔水层(3)与表土层(1)再造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采动地表裂缝的含隔水层及表土层再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性充填材料A(6)根据其原始隔水层(2)结构力学与隔水性能的相似性配制而成,成分为矸石、风积沙、水泥、水玻璃和速凝剂材料混合而成,所述矸石、风积沙、水泥、水玻璃和速凝剂材料质量比为40:20:10: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采动地表裂缝的含隔水层及表土层再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水性充填材料B(5)根据其原始含水层骨架颗粒特征,即粒径、孔隙度、分选性的载荷传递及其渗透性影响配制而成,成分为水、沙土、砾石材料混合而成,所述水、沙土、砾石材料质量比为12:5: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采动地表裂缝的含隔水层及表土层再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土性充填材料C(4)为原始表土层土壤、腐殖土、植物养料材料混合而成,所述原始表土层土壤、腐殖土、植物养料材料质量比为20: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采动地表裂缝的含隔水层及表土层再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层(2)、隔水层(3)与表土层(1)再造修复的隔水性充填材料A(6)、富水性充填材料B(5)、表土性充填材料C(4),其粗骨料粒径大小与料浆浓度,根据各岩层裂隙发育程度进行配置,确保料浆泵送充填过程中的流动性与适宜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采动地表裂缝的含隔水层及表土层再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动地表裂缝较小,泵送充填困难时,通过施工辅助定向层位钻孔,然后布设注浆管路(7),最后再依次完成含水层(2)、隔水层(3)与表土层(1)的再造修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采动地表裂缝的含隔水层及表土层再造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含水层(2)、隔水层(3)与表土层(1)的三维裂缝空间展布特征及范围,采用三角或星形网络矩阵布置注浆站点,以确保整个区域的再造修复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0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GV托盘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磁感应式无接点倾斜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