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分段收获综合利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7513.3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耿端阳;李玉环;姚艳春;武继达;印祥;王宗源;王志伟;李华彪;杨昊霖;徐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23K10/12;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分段 收获 综合利用 方法 | ||
一种玉米分段收获综合利用方法,涉及农作物收获利用技术领域。将玉米在茎秆方向分为茎秆基部、茎秆中部和茎秆上部三段,所述茎秆基部的起点为玉米种植地面,所述茎秆基部的长度为l1,l1的长度范围为25cm‑45cm;所述茎秆中部的起点为所述茎秆基部的顶点,所述茎秆中部的长度为Δ1+l2+Δ2,其中,20cm≤Δ1≤玉米最大结穗高度‑l1,10cm≤Δ2≤20cm,l2的长度为玉米果穗在玉米茎秆方向的垂直高度距离;所述茎秆上部的起点为所述茎秆中部的顶点,所述茎秆上部长度为l3,l3的长度为玉米茎秆的长度‑l1‑l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玉米分段收获综合利用方法,有效提高了饲料的产品质量,降低了摘穗过程的收获机的功率消耗及果穗的损伤率,提高玉米的收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收获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分段收获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秸秆从农民的宝贵燃料资源变成“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随之而来的是玉米秸秆的处理问题。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收获时若将整株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会导致农田地表秸秆含量过大,降低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增大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消耗功率,若是将玉米秸秆粉碎后进行翻埋处理,将增加机械作业成本,并且玉米秸秆整株粉碎后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高,难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利用,容易导致农田C/N比失衡,影响次年的农作物耕种产量。
当前,还有另一种处理方式,将玉米秸秆粉碎收获后用于制作牲畜饲养中的粗饲料。玉米秸秆上部含水率高,木质化程度轻,适宜用作粗饲料,但是玉米茎秆下部表皮坚硬,并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制作成牛饲料之后,容易划伤牛胃壁,导致孕牛流产,导致牛生病拉稀等。
除此之前,传统的玉米收获方法采用拉断果柄的方式实现果穗与茎秆的分离,容易导致果穗损伤较大,并且在摘穗过程中玉米联合收获机功率消耗大。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更有效的玉米处理方法,对玉米进行分段综合利用,以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建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玉米分段收获综合利用方法,以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分段收获综合利用方法,将玉米在茎秆方向分为茎秆基部、茎秆中部和茎秆上部三段,
所述茎秆基部的起点为玉米种植地面,所述茎秆基部的长度为l1,l1的长度范围为25cm-45cm,所述茎秆基部采用粉碎还田方式进行处理;
所述茎秆中部的起点为所述茎秆基部的顶点,所述茎秆中部的长度为Δ1+l2+Δ2,其中,20cm≤Δ1≤玉米最大结穗高度-l1,10cm≤Δ2≤20cm,l2的长度为玉米果穗在玉米茎秆方向的垂直高度距离,将所述茎秆中部的玉米果穗与玉米茎秆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玉米茎秆切碎揉搓后采用发酵制作饲料的方式处理;
所述茎秆上部的起点为所述茎秆中部的顶点,所述茎秆上部长度为l3,l3的长度为玉米茎秆的长度-l1-l2,所述茎秆上部粉碎后采用发酵制作饲料的方式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茎秆中部采用除梢器将果穗与茎秆进行分离,随后对果穗进行剥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7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蛋白鸡肉面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风恒温装置的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