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报警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7108.1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5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乃杰;何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威宁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7/00 | 分类号: | G01G17/00;G01G23/18;G08B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周春枚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报警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报警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不同类型的目标容器所容纳原材料的材料类型;获取来自目标容器中第一预设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其中,第一预设传感器与目标容器一一对应,第一预设传感器包括:称重传感器,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目标容器内原材料的第一目标类型,以及该第一目标类型的原材料的剩余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其中,第一报警信息为在原材料的剩余量与原材料的消耗量的差值大于阈值时产生的报警信息。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仅基于已经打包好的整装食品的消耗情况进行相关生产过程造成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容易造成原材料短缺或者浪费原材料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食品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确定报警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无人店主要通过如RFID标对店内商品进行标记,并根据标的所在位置和扫描状态来确认货品消耗状态,这种方式只能针对已经整装好的食品进行统计,例如,瓶装的饮料或已打包好的盒饭等,因此,该技术在对食品的消耗情况处理时,只能处理到整装食品的消耗状态,而不能具体到食品的原材料的消耗情况,例如,面包需要的泡打粉、糖及面粉的使用情况等,又例如,由多种配方组成奶茶、咖啡等饮料的配方的消耗情况,即,由于相关技术中仅能对已经打包好的整装食品的消耗情况进行相关生产过程,而不能基于原材料这一更加精细的颗粒度进行相关生产过程,因此,生产食品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管理较为粗糙,容易造成原材料短缺或者浪费等技术问题,且由于仅能基于已经打包好的整装食品的消耗情况进行相关生产过程,同时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服务体验以及增加经营者的经营成本。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报警的方法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由于相关技术中仅基于已经打包好的整装食品的消耗情况进行相关生产过程造成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容易造成原材料短缺或者浪费原材料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确定报警的方法,包括:确定不同类型的目标容器所容纳原材料的材料类型;获取来自目标容器中第一预设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其中,第一预设传感器与目标容器一一对应,第一预设传感器包括:称重传感器,检测数据至少包括:目标容器内原材料的第一目标类型,以及该第一目标类型的原材料的剩余量;发送第一报警信息,其中,第一报警信息为在原材料的剩余量与原材料的消耗量的差值大于阈值时产生的报警信息。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目标类型的原材料的添加量;执行控制指令,向目标容器添加添加量对应的第一目标类型的原材料。
可选地,目标设备包括:预设控制器及与该预设控制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方法还包括:预设控制器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测试指令,在预设控制器接收到测试指令的情况下,预设控制器对应的控制设备未正常运行,则确定控制设备发生故障,并向服务器发送第二报警信息,其中,测试指令至少用于启动控制设备。
可选地,确定控制设备发生故障之后,方法还包括:接收控制设备对应的第二预设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其中,第二预设传感器与控制设备一一对应;根据检测数据确定控制设备所发生故障的故障类型;将故障类型发送至服务器。
可选地,当预设控制器未能接收到启动指令,则确定预设控制器发生故障。
可选地,原材料的消耗量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服务器接收目标订单,其中,目标订单至少包括:食品类型;确定该食品类型对应第二目标类型的原材料,以及第二目标类型的原材料的含量;根据食品类型的重量以及含量,确定第二目标类型的原材料的重量;在第二目标类型与第一目标类型一致的情况下,将重量作为第一目标类型的原材料的消耗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威宁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威宁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7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