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乳酸/壳聚糖/金银花绿原酸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7043.0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郑亚琴;于军香;苗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4H1/4382;D01F8/14;D01F8/18;D01F1/10;A23B7/154;A23B7/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海霞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聚糖 金银花 绿原酸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乳酸/壳聚糖/金银花绿原酸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人将药食同源的金银花,通过微波辅以超声处理,提取到高纯度的绿原酸,将其与壳聚糖一同加入到纺丝液中,静电纺丝得到纳米纤维膜,与壳聚糖良好的延展作用相配合,使得金银花绿原酸在膜丝中均匀分布,两者协同作用,共同起到了高效的抑菌抗菌作用。且所用材料均为绿色可降解材料,金银花更是属于药食同源的可食用抗菌剂,所制备的保鲜抗菌材料,绿色环保,其高效的抑菌抗菌效果,特别适合蓝莓、不老莓、草莓以及葡萄等小浆果水果的抑菌保鲜使用。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乳酸/壳聚糖/金银花绿原酸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和环保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易腐败变质水果的保鲜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起到保鲜效果,还要求不会对保鲜水果造成侵害。目前,水果保鲜包装的主要形式是涂覆保鲜剂或者使用保鲜膜。保鲜剂的使用,或多或少都会有药物的残留,一方面影响着水果的口感,同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保鲜膜主要分为普通保鲜膜、功能性保鲜膜和涂膜。传统的普通保鲜膜,保鲜效果差,且完全不能保证由于微生物所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等问题,传统保鲜膜已不能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保的需求。而天然的纳米纤维材料制成的保鲜膜,由于其高效的抑菌保鲜效果和环境友好性,越来越受到关注。
近些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的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许多学者对纳米纤维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静电纺丝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简单、高效和连续制备纳米纤维的技术。与传统的纺丝工艺有所不同,静电纺丝技术在静电纺丝的过程中,聚合物溶液或熔融体在高压静电场中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克服表面张力,产生带电射流,进一步拉伸、劈裂、固化或溶剂挥发,最终形成纤维。该过程操作简便且成本低廉,制备的纳米纤维具有高孔隙率、比表面积大、均一性高以及纤维孔径之间连通性好等诸多优点,还可以将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加入到纺丝液中,使得纳米纤维具有多功能性。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已经被应用于诸多领域,例如空气过滤、组织工程支架、化妆品行业、医药领域中的药物缓释及食品工业等。
壳聚糖(CS)是由甲壳素脱乙酰基制备的衍生物,来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和生物降解性。聚乳酸(PLLA)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可降解,同时具有良好的可防性与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两者可结合以制备纳米纤维材料以应用在食品保鲜领,然而,壳聚糖具有一定的脆性,与聚乳酸静电纺丝,所得纤维膜强度不高,抑菌防腐等性能达不到实际应用要求,且对于易腐烂的小浆果类水果,更难起到有效的抑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纳米纤维保鲜抑菌材料,其强度好,膜材安全环保易降解,并可有效预防由于微生物带来的水果腐烂问题,特别适合蓝莓、不老莓、葡萄等小浆果水果的保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乳酸/壳聚糖/金银花绿原酸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金银花绿原酸提取和静电纺丝。
进一步的,金银花绿原酸的提取方法为:
S1:将金银花洗净干燥后粉碎至200目以下,得到金银花粉,备用;
S2:将金银花粉加入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浸泡5-10h后,进行微波提取;
S3:微波提取后再进行超声处理,后过滤,将滤液通过大孔树脂吸附柱进行饱和吸附,吸附后用乙醇水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浓缩、去溶剂后制得绿原酸。
进一步的,步骤S2金银花粉和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的料液比为1g:40ml;乙醇为50%的乙醇溶液,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组成混合溶液。
进一步的,步骤S2微波功率为300W,微波时间10-3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7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