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工业机器人的几何误差辨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66047.7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9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李江;刘峦;陆国栋;厉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杨小凡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工业 机器人 几何 误差 辨识 方法 | ||
1.一种面向工业机器人的几何误差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建立机器人运动学几何误差模型:ΔX=A·ΔQ,其中ΔX为机器人末端定位误差,ΔQ为机器人几何参数误差,A为描述定位误差与机器人参数误差相互关系的系数矩阵;
S2:控制机器人在空间运动,测量机器人末端位置坐标,同时获取机器人关节角参数,得到机器人的测量位姿;
S3:建立测量位姿综合层次评价指标Oc,综合考虑位姿观测性评价指标O1、位姿分布离散性指标δ和均匀性指标U,得到最优测量位姿解集S2,基于改进的序列浮动前向选择算法,从最优测量位姿解集S2中,确定最优测量位姿,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S31:初始化空的最优测量位姿解集ω,初始化算法参数包括:待选位姿集合φ,从待选位姿集合φ中随机选择l个位姿作为初始解,开始算法迭代工作;
S32:序列前向添加,从给定的待选位姿集合φ中确定一个位姿,在添加该位姿后,使得最优测量位姿解集ω的观测性评价指标O1最大;
S33:浮动条件删除,在最优解集ω中判断并删除不重要位姿,直到删除一个不重要位姿后观测性评价指标O1小于加入新位姿之前;
S34:随机交换与删除,采用测量位姿综合层次评价指标Oc作为判断准则,在每一次迭代结束之前,依次从最优测量位姿解集ω中随机选择k个位姿,随机执行与待选位姿解集交换或者删除,根据测量位姿综合层次评价指标Oc判断是否执行交换或者删除;
S35:循环迭代,判断迭代次数是否满足迭代要求,退出循环,得到最优测量位姿Pt;
S4:利用机器人名义MD-H值,计算得到不同关节角参数对应的理论位姿Pr;
S5:实际测量位姿Pt与理论位姿Pr之差为机器人末端定位误差ΔX,根据已建立的机器人运动学几何误差模型,基于自适应临界值的抗差估计的方法进行辨识,迭代进行几何误差辨识,得到最终的几何参数误差ΔQ。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工业机器人的几何误差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包括如下步骤:
S11:根据机器人运动学MD-H模型,通过模型中的几何参数:关节转角θi、关节距离di、关节扭角αi以及绕对应坐标系y轴的旋转角度βi,得到机器人相邻关节的齐次变换矩阵:
其中S和C分别代表正弦函数sin和余弦函数cos,βi表示绕对应坐标系y轴的旋转角度,i表示第i个关节;
S12:根据机器人MD-H参数和相邻坐标系之间的齐次变换矩阵,得到机器人末端与基坐标系的关系:
其中n、o、a、p四个分量分别表示机器人末端位姿中的法向矢量、方位矢量、接近矢量和位置矢量,下标x、y、z表示各个矢量在x、y、z轴上的投影分量;
S13:根据MD-H模型,将机器人连杆几何参数误差分别标记为:关节转角误差Δθ、关节扭角误差Δα、连杆长度误差Δa、关节距离误差Δd与旋转角误差Δβ,在几何参数误差的影响下,齐次变换矩阵新增加微分齐次摄动矩阵
其中,表示机器人第i个关节相对于第i-1个关节的其次变换矩阵;
S14:考虑机器人每一个关节的几何参数误差,机器人末端位姿表示为:
其中,N表示关节数,表示机器人基座标到机器人末端坐标系的变换矩阵,为的微分,表示齐次变量矩阵的误差;
S15:考虑机器人基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之间的误差,得到机器人几何误差辨识模型:
ΔX=A·ΔQ
其中ΔX为末端定位误差,即S14中的A为描述参数误差与定位误差相互关系的系数矩阵,ΔQ为参数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604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料投料料筒
- 下一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