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和监测硫化氢气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5953.5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唐鋆磊;李诗雨;张海龙;林冰;王莹莹;颜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监测 硫化氢 气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和监测有害气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和监测硫化氢气体的方法,能够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染料、涂料、树脂、粘合剂等技术领域。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检测或监测材料中包含花青素、花色苷或者改性的花色苷。该方法能够用于硫化氢气体的定性检测或监测,灵敏度高,变色后的材料在空气中性状稳定,有利于检测者或者监测者作业。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利用花青素、花色苷或者改性的花色苷来检测或者监测硫化氢气体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和监测有害气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和监测硫化氢气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酸性剧毒气体,当空气中硫化氢分子的浓度达到15ppm时,接触者会失去意识,呼吸暂停和嗅觉系统失活,当人体吸入浓度高于1000ppm的硫化氢时可猝死。煤的低温焦化,含硫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提炼过程中,石化企业的尾气排放中,会伴有大量硫化氢气体。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大部分情况下地下矿场都伴生硫化氢,这些酸性气体一方面极大地加剧了腐蚀问题,同时也带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提炼过程中的硫化氢气体进行检测或者监测,从而促进环境友好。
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于检测和监测硫化氢气体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 0125-92公开的液化石油气硫化氢试验法,其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将气化的试样通过湿润的乙酸铅试纸条,通过观察试纸条是否变黑来判断是否含有硫化氢。但是该方法依赖于检测设备,使用者并不便利。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逐渐公开了荧光探针法、电化学发光法、色谱法,等等方法来检测或者检测硫化氢气体。比如CN111777572A公开的基于苯并噻唑的硫化氢荧光探针,是基于苯并噻唑对于硫化氢气体的响应,从而定性或者定量检测或者监测硫化氢气体。但是苯并噻唑属于化学合成型材料,而且原料中带有苯环,对于环境不友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和监测硫化氢气体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的材料对环境友好,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环境,灵活便捷的检测或监测硫化氢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和监测有害气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和监测硫化氢气体的方法,该方法检测和监测灵敏度高,对环境友好,对使用者便捷。
花青素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最早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出来的葡萄皮红,并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花青素属于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flavonoids)化合物。在越橘、紫甘薯、黑醋栗、葡萄皮、紫茄果皮等中均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其广泛分布于27个科,72个属的被子植物体的花、果实、种子和叶片中。
天然的花青素并不稳定,容易受本身结构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质。花青素一般以糖苷形式存在,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Anthocyanin)。
花色苷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具有酸碱指示功能的天然化合物。近年有研究者将花色苷加入卡拉胶中制备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可用于监测食物腐败的pH敏感薄膜,但还未有人发现将其花色苷应用于检测或监测硫化氢气体。
本发明的发明人惊喜的发现,花青素、花色苷或者改性的花色苷能够与硫化氢气体发生变色反应。利用通过上述变色反应,将花青素、花色苷或者改性的花色苷包含于检测材料或者检测材料中,通过观察含有花青素、花色苷或改性的花色苷的材料的颜色的变化,来定性判断测试环境中是否含有硫化氢气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和监测硫化氢气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和监测材料中包含花青素、花色苷或者改性的花色苷,优选改性的花色苷。
将黑果枸杞、紫甘蓝或葡萄籽等植物破碎后,浸泡到无氧水(即不含氧气的水)中,得到花色苷提取物溶液。
将花色苷提取物溶液与乙醇混合,避光反应,得到花青素提取物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5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