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群协同作业的采摘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5715.4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6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江;李琳光;石豪豪;宿世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D46/30 | 分类号: | A01D46/30;A01D91/04;B64C39/02;B64D47/04;B64D47/08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苗青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 机群 协同 作业 采摘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群协同作业的采摘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农业技术领域。采摘系统包括采摘无人机组、辅助无人机组以及控制模块。采摘无人机组由多个采摘无人机组成,用于采摘树上成熟的果实;辅助无人机组由多个辅助无人机组成,用于将影响采摘无人机组工作的树枝剪掉以辅助采摘;控制模块为一台电脑,用于接收、分析采摘无人机、辅助无人机反馈的信息以更好的协调两种无人机组的工作。本发明设计高效合理,使用无人机群提高工作效率与资源利用率;结构新颖,使用电动推杆配合,能够扩大采摘范围并提高采摘灵活度,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果自动化采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群协同作业的采摘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水果产地之一,年水果产量位于世界前列。现阶段,大部分水果的种植管理仍然依赖人工处理,尤其是水果采摘工作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柿子通常果实生长位置较高且分散,采摘过程中果皮易损,是一种典型的难采摘水果。当前其采摘形式大多为人工采摘,通常分为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工人站在地上手持由长竹竿制作的简陋工具进行采摘,由肉眼由下及上判断柿子位置,但其效率低下,且对工人的臂力和视力要求较高;第二种方式是工人攀爬到柿子树上进行采摘,但这种采摘方式风险较大,工人在枝桠交错的空间中行动较为不便,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研究和开发柿子自动化采摘系统对于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无人机技术在近些年发展十分迅猛,已在军事、探测、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目前,无人机技术因其成本低、效率高、灵活轻便等优势被初步应用于高空水果采摘方面。但现有采摘技术方案多以单架无人机为作业工具,通过人为控制进行采摘,虽然降低了人工作业强度,但是却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同时,现有技术没有形成大规模分工化采摘,且在切割工具、存储模式、遥感装置等方面缺乏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之外,柿子果梗过短,采摘时需将与果梗连接的树枝截断,同时,柿子树外伸枝丫繁茂,柿子采摘过程中会影响无人机采摘装置的正常运作,目前的专利技术仍无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群协同作业的柿子采摘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无人机群协同作业的采摘系统,适用于对木本植物果实的采摘,比如柿子、苹果等。所述采摘系统包括采摘无人机组、辅助无人机组和控制模块三个组成部分。所述采摘无人机组用于采摘树上成熟的果子;辅助无人机组用于清理将影响无人机组工作的树枝以辅助采摘;控制模块为一台移动设备,与采摘无人机组、辅助无人机组通过无线连接,用于接收、分析采摘无人机、辅助无人机反馈的信息以更好的协调两种无人机组的工作,提高采摘作业效率。
所述的采摘无人机组有多个结构相同的采摘无人机组成,每个采摘无人机包括采摘无人机主体1、摄像头a2、照明灯3、空心连接轴4、旋转平台5、支腿框架13、小电机19,法兰管座b20,深沟球轴承21,轴22,推力轴承23,螺母24以及五个结构相同的采摘单元,每个采摘无人机内置重量传感器,当采摘数达到一定限度时,采摘无人机返回起飞处将所采摘的果实缓慢卸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未经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5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