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痔疮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膳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5629.3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5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君;杨向东;白俊毅;安辉;辛华;黄淑琼;蔡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肛肠专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23L33/00 | 分类号: | A23L33/00;A23L7/104;A23L19/00;A23L19/10;A23L25/00;A23L3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任苇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痔疮 术后 伤口 愈合 中药 药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痔疮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膳,包括如下组分:莱菔子,薏苡仁,山药,山楂,小米,粳米;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本发明将临床中医养生理念与中药药膳食疗有机结合,形成便于携带、方便使用的可辅助替代药物治疗的用于痔疮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膳成品;本发明最终获得的成品含水量少,利于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痔疮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药膳是指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烹饪学和营养学相关知识,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药膳”一词,是由“食疗”衍生而来,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饮食烹调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特有的一种膳食形式,与其他“膳”食相比较,其兼具药物与食物双重作用,两者相辅相成。
痔是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瘀血、扩大和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痔的现代概念为:痔是直肠下端的唇状肉赘或称肛垫,是每个人皆有的正常结构,肛垫的病理性肥大即为痔病。痔病患者多为脾虚证或湿热证,治宜补虚健脾或清利湿热。痔是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70年代我国曾进行普查,患有肛门直肠疾病占普查人数的59.1%,其中痔发病率最高,占肛门直肠疾病构成比的87.25%,约10名成人中就有6名患有痔疮。
糕点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食物,将药膳通过蒸或烤制作成糕点,具有剂量相对准确、药物含量均匀、质量较为稳定、制备方便快捷、成本低、服用、携带、贮藏等较方便的特点,患者顺应性及接受度也高,生物利用度较好,便于服用。糕点嚼碎后表面积增大,可促进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尤其适于中老、幼病人,服用时无需饮水,味道香甜,可达到病人心理调节和保健效果互相增强的良好效果。因此,发明人发明一种用于痔疮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痔疮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膳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便于携带、方便使用,可辅助替代药物治疗,最终获得的成品含水量少,利于保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痔疮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膳,包括如下组分:莱菔子,薏苡仁,山药,山楂,小米,粳米。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的组分:莱菔子20g,薏苡仁20g,山药50g,山楂10g,小米20g,粳米100g。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痔疮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膳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按服用所需剂量取包装好的药膳粉末,在药膳粉末的中间挖洞,将干酵母置于洞中,倒入适量水,先让酵母溶解,再继续加水,边加边搅拌,让药膳粉末充分吸收水分,根据口味需要加入适量蔗糖、盐,搅拌成面糊状后倒入模具中,于烘箱中烘烤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临床中医养生理念与中药药膳食疗有机结合,形成便于携带、方便使用的可辅助替代药物治疗的用于痔疮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膳成品;本发明最终获得的成品含水量少,利于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肛肠专科医院,未经成都肛肠专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5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