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墙板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5045.6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朱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五联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E04B2/82;E04B1/61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罗庆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墙 板结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墙板结构,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内墙板,所述内墙板相邻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内墙板另外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与相对的卡槽相适配的卡块,所述卡块的高度等于内墙板的厚度。本发明具有改善内墙体整体结构强度不高,且板材之间存在的缝隙易降低使用性能,导致内墙体整体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墙板结构。
背景技术
墙板是搭砌形成墙体的主体组成部分,随建筑行业的发展,墙体又分为由砖混结构形成的主体结构、固定于砖混结构的主墙体外侧的外墙板以及采用挂墙板的形式固定于砖混结构的主墙体内侧的内墙板;其中,内墙板主要是起保温、隔音、防水、防潮以及防撞等作用,在内墙层的表层可固定墙砖或者墙纸等装饰物。
为满足消费者对内墙板的性能要求,常从选材方面提升内墙板的性能,例如:采用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料制作内墙体;虽然内墙体的选材可增强其性能,但其安装结构基本为采用多块板材的形式拼接而成,相邻板材直接相互抵接,板材之间相对独立,导致内墙体整体强度不高,且板材之间形成的缝隙易降低整体内墙体的保温、隔音以及防水等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内墙体整体结构强度不高,且板材之间存在的缝隙易降低使用性能,导致内墙体整体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室内墙板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室内墙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室内墙板结构,包括呈矩形板状的内墙板,所述内墙板相邻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内墙板另外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与相对的卡槽相适配的卡块,所述卡块的高度等于内墙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螺纹连接于内墙板。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外侧包覆设置有吸水层。
优选的,所述内墙板相对的两侧均沿边长方向贯穿开设有粗孔,所述粗孔适配有粗圆柱,所述内墙板另外相对的两侧均沿边长方向贯穿开设有直径小于粗孔的细孔,所述细孔内适配有细圆柱,所述粗孔和细孔均穿过卡槽和卡块。
优选的,所述粗孔和细孔处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粗圆柱的两端均开设有可插入细圆柱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粗圆柱包括等长的两根子粗圆柱,其中一根所述子粗圆柱远离插孔的一端侧设置有第一插杆,另外一根所述子粗圆柱远离插孔的一端侧设置有供第一插杆插入的第一插槽;所述细圆柱包括等长的两根子细圆柱,其中一根所述子细圆柱的端侧设置有第二插杆,另外一根所述子细圆柱的端侧设置有供第二插杆插入的第二插槽。
优选的,所述粗圆柱开设有插孔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插槽,所述粗圆柱开设有插孔的另一端设置有适配于第三插槽的第三插杆;所述细圆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第四插槽和第四插杆。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内墙板表层的外墙板,所述内墙板靠近外墙板的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外墙板设置有适配于燕尾槽的燕尾块。
优选的,所述外墙板相邻的两侧均沿边长方向贯穿开设有嵌槽,所述外墙板另外相邻的两侧均沿边长方向设有适配于嵌槽的嵌块。
优选的,所述燕尾槽的槽长方向贯穿内墙板的两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五联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五联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5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