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PI无源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4765.0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6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月;邹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83 | 分类号: | H02M7/483;H02J3/3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电平 换流 pi 无源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PI无源控制方法及系统,建立基于受控源的桥臂平均模型并列出对应abc坐标系下Σ‑Δ表示的微分方程;根据建立的微分方程推导MMC桥臂平均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MMC桥臂平均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MMC系统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模型;利用MMC系统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模型,利用无源控制理论设计闭环系统的PI无源反馈控制器,通过PI无源反馈控制器实现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MMC系统期望轨迹的有效跟踪,而且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可以保证系统的全局渐进稳定性,从而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PI无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以石油和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正在日益枯竭,其使用效率低且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因此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接入电网变得越来越迫切。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可以用来进行小容量或者大容量输送电能,更加适合于不同地区电网之间的异步互联。MMC不仅可以实现模块化的设计,还具有损耗低、波形质量高、故障处理能力强等优势,因此,这种拓扑结构是目前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主流拓扑。
自MMC拓扑提出以来,各国学者对MMC的相关控制策略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主流的MMC基本控制策略是矢量控制策略。矢量控制策略是在dq坐标系下利用PI控制器对换流器进行控制。矢量控制器可以分为内环电流控制器和外环功率控制器两部分。外环功率控制器根据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参考值,计算出内环电流控制器输出电流的dq轴参考值。内环电流控制器中的输出电流控制通过调节MMC上下桥臂的差模电压,使dq轴电流快速跟踪其参考值;环流抑制控制调过调节MMC上下桥臂的共模电压,将环流抑制为零。通过得到的差模电压与共模电压,将其进行dq反变换,并进行简单的运算,然后通过相应的调制算法便可得到上下桥臂子模块的触发脉冲,从而实现对MMC的控制。这种控制方法是一种线性控制,当电网连接与弱网或交流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很可能会发生振荡,甚至失去稳定性,而且MMC本身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因此采用矢量控制存在动态响应慢、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解耦效果不佳、鲁棒性不强等明显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PI无源控制方法及系统,将功率控制与环流抑制控制同时考虑,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解耦效果更好,提升MMC系统的稳态和动态响应性能,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全局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PI无源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基于受控源的桥臂平均模型并列出对应abc坐标系下Σ-Δ表示的微分方程;
S2、根据步骤S1建立的微分方程推导MMC桥臂平均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
S3、利用步骤S2得到的MMC桥臂平均模型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MMC系统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模型;
S4、利用步骤S3得到的MMC系统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模型,利用无源控制理论设计闭环系统的PI无源反馈控制器,通过PI无源反馈控制器实现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
具体的,步骤S1具体为:
S101、建立基于受控源的MMC桥臂平均模型;
S102、列写MMC桥臂平均模型abc坐标系下Σ-Δ表示的微分方程;
S103、分析各Σ-Δ变量频率组成成分,确定Δ变量表示的电气量包括基频分量,Σ变量表示的电气量包括直流量和负序二倍频分量。
进一步的,步骤S102中,MMC桥臂平均模型abc坐标系下Σ-Δ表示的微分方程具体为:
交流侧电压方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7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