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冲击扳手输出扭矩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64715.2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0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留军;刘明;万里瑞;张志辉;张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郑州时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1/02 | 分类号: | B25B21/02;B25B23/147 |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白毅明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冲击 扳手 输出 扭矩 控制 方法 | ||
一种电动冲击扳手输出扭矩控制方法,针对待施扭螺纹副以及工件特征,通过试验建立转速‑扭矩、转速‑冲击次数‑扭矩、螺纹副规格‑电流和螺纹副类型‑电流关系数据表;微处理器根据预设扭矩并利用关系数据表和用户选择的计算依据,计算与预设扭矩对应的电机转速和冲击次数,当选择控扭准确度优先时,从多种有效组合中优先选择低转速和高冲击次数,利用关系数据表查表计算对应的输出扭矩值;微处理器根据预设的电流关系数据表查表并计算确定与用户所选螺纹副对应的在旋紧空程时的电流或电流变化率阈值,控制电机以预设的转速恒速运转,判断冲击动作开始时刻并对预设冲击次数减计数,计数减为零时关闭无刷电机,使电动冲击扳手输出扭矩准确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冲击扳手扭矩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联网功能的可控扭矩锂电冲击扳手输出扭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螺纹副联接被广泛应用各种机械结构中,是目前最常用的连接方式。其实质是通过将轴向预紧力控制到适当范围,将两个或多个部件可靠的联接在一起。由于轴向预紧力是内力,目前还无法直接控制预紧力来装配螺纹副,而控制施扭扭矩是目前机械结构螺纹副拧紧工艺中的主要方法。
冲击扳手所具有的输出扭矩大、外形尺寸小、重量轻、能耗低、反力矩小、价格便宜等优点,使其在螺纹副施扭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类冲击扳手是由原动机经减速机构驱动冲击机构的主动部分(主动轴、主压力弹簧和主动冲击块),再经牙嵌的啮合带动从动部分(从动冲击块和套筒等)来施扭螺纹副。当螺纹副空程(此时螺纹副端部未与垫片及工件接触)施扭完成超过其静扭矩后,扭矩对扭转角的斜率剧增,主动冲击块开始克服主压力弹簧的初压力而作轴向移动,当超过牙嵌高度后,主动冲击块与从动冲击块脱离接触产生间歇式旋转冲击动作,依靠多次冲击扭矩的叠加使螺纹副最终紧固。该施扭过程是一个扭矩不断积累的动态过程,其扭矩被称为“积累扭矩”。冲击扳手的工作特性,造成此类扳手的最终紧固扭矩至今没有可靠、简单易行和易于实现的检测、控制和校准方法。
近年来,多家研究机构对冲击扳手的控扭问题开展研究,如实用新型201220476413.3和201220592078.3均是通过检测冲击次数,控制扳手的输出扭矩;实用新型201420551480.6是实时检测输入电机的电流变化,动态确定冲击开始时刻,靠控制冲击时长来实现输出扭矩可控,但都未考虑动力源转速变化对输出扭矩的影响;实用新型201822216777.8通过温度和电流采集,增加对温度和电流的监控,降低因电机温度变化而对力矩控制精度的影响,进而提高电机输出力矩的精确度,但没有综合考虑电动冲击扳手的多种作业工况和使用环境。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810196206.4公开了一种装配力矩控制方法,其核心是利用电机功率-扭矩转换模型,其控制方法适用于静扭扳手的扭矩控制。而冲击扳手扭矩控制的要点是,首先要将转速(主动冲击块的角速度)维持在恒定状态,使每次冲击螺纹副的旋转动能保持恒定,再对冲击次数或其他相关参数进行控制。对此,该发明公开技术方案中并未提及,而且该发明也不能从技术上实现这一点,施扭控制精确度难以保证。
从国外引进的产品、技术和标准普遍对螺纹副装配扭矩有明确要求,也倒逼我国企业必须重视装配质量对产品总体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目前的电动冲击扳手普遍存在对控扭参数的配置不够灵活,不能适应多种施扭工况下对控扭扭矩的精确控制和高作业效率,还未实现智能化和物联网应用,不能满足对施扭作业过程的全过程监控和作业数据的追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电动冲击扳手输出扭矩/施扭控制方法,可实现在多种紧固作业工况下对控扭参数的灵活配置和输出扭矩的精确可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冲击扳手输出扭矩控制方法,其施扭控制过程如下:
1)基于以无刷电机为动力的电动冲击扳手,针对待施扭螺纹副规格和类型以及工件特征,采用冲击扭矩校准装置通过试验建立转速-扭矩、转速-冲击次数-扭矩、螺纹副规格-电流和螺纹副类型-电流关系数据表,并存储于电动冲击扳手控制器的微处理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郑州时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郑州时享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7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