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多场景的围护板式立体百叶绿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4304.3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9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索健;仲文;张硕;李志;任欣欣;范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12;A01G13/02;A01G27/00;A01M1/04;E03B3/02;E04F11/18;H02J7/35;H02S20/32;F21V3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场景 围护 板式 立体 百叶 绿化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多场景的围护板式立体百叶绿化装置,属于立体绿化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支撑围护框架、植物栽培组件、雨水灌溉组件、太阳能发电组件、照明组件和电动控制组件。本发明解决了既有住区立面老化、丧失辨识性、阳台承重能力不佳、现有围护墙体风环境较差、绿化种植用地较少和宅间空间缺少照明等问题,该装置具有围护、绿化、照明、微气候改善、节能等功能,并提供多种尺寸选择,满足阳台栏板、住宅墙面、绿化围墙等不同场景与功能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绿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多场景的围护板式立体百叶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既有住区问题受到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其中居住环境品质问题特别突出。由于原设计与规划标准低,加上住户违章乱建,导致住宅立面绿化方法简易,美化效果差;住宅外环境景观绿化少,缺乏设计,无法形成良好微气候环境等。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对住宅绿化的多样性需求随之增加,国内外住宅中立体绿化设计已成为改善住宅绿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但立体绿化存在着管理困难,后期养护等问题。
目前现有立体绿化装置多种多样,主要分为盆栽植物陈列架、立体种植架、墙面绿化板装置、滴灌栽培装置、绿化围栏等六类,主要聚焦于解决建筑的美化和植物浇灌问题,对解决既有住宅特定环境问题欠缺考虑,且立体绿化实现方式较为单一,装置强度不足,未考虑改善环境问题以及灌溉水再利用问题等。此外,既有专利多考虑装置本身的设计,针对既有住宅建筑和老年人群需求的专利较少;并且,种植容器多采用不锈钢、硅胶类、布袋、塑料等材料,存在质量较重、耐热性透气性差、刚度小、隔水隔根性能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可应用于多场景下的围护板式立体绿化装置,旨在解决既有住区立面老化、丧失辨识性、阳台承重能力不佳、现有围护墙体风环境较差、绿化种植用地较少和宅间空间缺少照明等问题,该装置具有围护、绿化、照明、微气候改善、节能等功能,并提供多种尺寸选择,满足阳台栏板、住宅墙面、绿化围墙等不同场景与功能的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多场景的围护板式立体百叶绿化装置,包括支撑围护框架、植物栽培组件、雨水灌溉组件、太阳能发电组件、照明组件和电动控制组件。
所述的支撑围护框架由盖板2、防水底座33以及两侧框架柱1组成。盖板2和防水底座33之间竖直均布多个百叶板18。
所述的植物栽培组件包括旋转立管26、种植容器23和土壤种植槽34。其中,旋转立管26竖直连接在百叶板18上,其顶部连接齿轮16。种植容器23穿过旋转立管26连接在百叶板18上,可拆卸更换清理。土壤种植槽34位于百叶板18底部,其穿过旋转立管26连接在两框架柱1之间,用于种植藤本植物,植物沿旋转立管生长。
所述的雨水灌溉组件包括雨水收集槽28、集水箱30、抽水管27、供水管25和喷淋装置24。其中,雨水收集槽28位于旋转立管26下方、沿防水底座33长度方向设置,其两端均连有集水箱30,雨水收集槽28中间高,向两侧设5%-8%坡度,引导水流向集水箱。集水箱30通过抽水管27与位于盖板上横向布置的供水管25连接,供水管25与多根旋转立管26活动连接,旋转立管26可以转动。所述喷淋装置24设在旋转立管26上、位于种植容器23顶部。雨水及使用过的水经雨水收集槽28流入集水箱30,再通过直流泵29经抽水管27输送至供水管25,最后经旋转立管26输送至喷淋装置24,剩余的水经旋转立管流回雨水收集槽28,经上述过程重复再利用。
所述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8、蓄电池9、控制器和逆变器。其中,太阳能电池板8安装在盖板2上表面,充分接受太阳辐射。蓄电池9、控制器和逆变器均安装于盖板2下侧。所述控制器与太阳能电池板8、蓄电池9连接,蓄电池9连接逆变器,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连接照明组件电源,控制器输出直流电接电动控制组件电源及直流泵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