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垫噪音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4183.2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章健;汪申学;晋春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格利通新材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1H1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陈小龙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振垫 噪音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振垫噪音测试系统,涉及减振材料测试领域,包括置于半消音室内的机架,所述机架上放置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四周布置有麦克风,所述空调外机的支脚下端螺栓连接减振垫,所述麦克风电性连接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并为该系统提供收集的噪声声源,所述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用于对比分析空调室外机在不同环境运行模式下以及使用减振垫前后噪声声源的数据差异,本发明通过在空调外机四周设置麦克风收集声源位置与分贝,经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对比分析空调室外机在不同使用环境运行模式下以及使用减振垫前后噪声声源的数据差异,为减振垫性能研究提供更多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材料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垫噪音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外机用减振垫使用效果到底如何,部分企业通过市场调研、用户反馈,但得到的数据可靠性不高且反馈周期长,不利于研发性能好的减振垫,部分企业会在研发阶段对减振垫行噪音测试,但只是将空调外机置于半消音室,通过麦克风收集空调外机启动后的生源位置与分贝,再连接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分析比对,这样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部分实验数据,有利于优化减振垫性能的研发,但由于空调外机使用环境的单一、收集的声源数据、位置都缺少大量数据,造成实验数据类型单一,无法满足进一步研发减振垫性能提高需求,同时,若要人工改变空调外机环境和麦克风位置时,无法保证每次调节位置都相同,这样测试出的数据可靠性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减振垫噪音测试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减振垫噪音测试系统,包括置于半消音室内的机架,所述机架上放置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外机四周布置有麦克风,所述空调外机的支脚下端螺栓连接减振垫,所述麦克风电性连接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并为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提供收集的噪声声源,所述噪声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用于对比分析空调室外机在不同环境运行模式下以及使用减振垫前后噪声声源的数据差异。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开有四个结构对称且布置于空调外机四周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内设有可伸缩的挡板,所述机架下端设有驱动挡板沿让位槽内上下运动的从动驱动机构一,所述麦克风的位置可调节且能随着挡板位置的变化自适应调节,所述机架下端还设有驱动麦克风位置变化的从动驱动机构二,所述机架底板上设有主动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从动驱动机构一和从动驱动机构二运动。
优选的,所述从动驱动机构一包括安装于机架的顶板与底板间的稳定杆以及转动连接于机架的顶板与底板间的螺纹杆,所述挡板外侧设有滑块一和滑块二,所述滑块一套接于稳定杆外,所述滑块二套接于螺纹杆外,且滑块二内开有与螺纹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孔,所述稳定杆外套接从动齿轮一,所述螺纹杆外套接从动齿轮件。
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件包括两端的齿轮以及中间的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主动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底板上的立架,所述立架下端转动连接从动齿轮二,所述从动齿轮二下方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电机安装于机架底板上,所述机架底板上设有分布于从动齿轮二两侧的气缸一和气缸二,所述气缸一上设有“]”形的夹片一,所述气缸二上设有“]”形的夹片二,所述夹片二上转动连接从动齿轮三。
优选的,所述夹片一的顶板与底板分别位于从动齿轮一上下两侧,所述夹片二的顶板与底板分别位于从动齿轮件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从动驱动机构二包括与麦克风转动连接的支架A和支架B,所述支架A和支架B下端转动连接于定轴上,所述定轴安装于机架底板上,所述支架A上设有弧形齿条A,所述支架B上设有弧形齿条B,所述弧形齿条A与从动齿轮二啮合,所述弧形齿条B与主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开有插槽,所述插槽内可插接不同材质的插板。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格利通新材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格利通新材应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