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可移动文物控盐技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64150.8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0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罗宏杰;高戈;杨龙康;李强;黄晓;王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可 移动 文物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可移动文物控盐技术,包括在文物周边进行挖土作业,形成规定深度的浅基坑;以彼此隔开间距的形式在浅基坑上打多个孔;向多个孔中插入超吸水吸盐材料。本发明能够以简单的方法实现非接触式控盐,避免与文物的接触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而且通过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超吸水吸盐材料作为导水导盐的材料,经济环保,避免了引入试剂对文物的污染性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物保护水盐运移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可移动文物控盐技术,用于调控文物地下水盐运移的方向以及结晶位置等行为,特别是硅酸盐质文物(包括石窟、壁画、土遗址遗迹等)中水盐的控制。
背景技术
我国现存有大量的石窟、壁画、土遗址遗迹等众多硅酸盐质文物,这些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宝贵的艺术、历史、科技和文化价值。它们折射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面貌,记载并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绘画艺术,社会生活等,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许多文化遗产自开创至今的多年中,在自然因素的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出现了诸多病害,破坏了文物的艺术性和完整性。这些病害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过去产生,目前已经相对稳定的病害;另一类是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展的病害,任其发展将使文物受到毁灭性破坏。而后一类对文物损坏最严重的且最难治理的病害主要是由于盐分的作用而产生的。盐分对文物的破坏,是文物遭受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成为国内外文物保护工作的严峻挑战。在这所有病害之中,盐害是硅酸盐质文物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着文物的保存,最值得引起重视。
关于可溶盐病害问题,专家学者自开始保护文物起就进行分析研究,最为常用的保护手段是脱盐技术,且在石质文物起步较早也较为成熟。陈港泉、苏伯民等在模拟壁画试验的基础上,对敦煌及陕西的酥碱壁画进行了脱盐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秉坚课题组对不可移动文物表面有害污染物化学清洗技术有了一定的研究;鱼汶等研究了盐结晶抑制剂改善石质文物破坏的机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靳治良等研究了NaCl和Na2SO4的结晶动力学关系,探讨了莫高窟壁画作用机理;王盛霖等研究了砖质文物中硫酸盐的脱盐与加固,并取得了良好的性能。
由于地下水中可溶盐的存在,及水分在文物表面的蒸发,因此,水盐运移导致不可移动文物盐的析出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能采用一种安全环保的技术来改变文物地下水盐的迁移方式和方向,使其不向着文物移动,由此减少或者是阻止可溶盐在文物表面进行结晶-溶解-结晶的循环,避免盐害的发生。然而目前这些脱盐方式为接触方式,在文物的脱盐过程中很容易对其造成损坏,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也没有对文物盐害进行合理的预防,因此也很难应用于现场文物脱盐的研究中。
现有资料表明,在文物保护领域尚无通过以改变地下水中可溶盐的迁移方式和方向来进行非接触式控盐的研究以及技术的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可移动文物控盐技术,可以用于调控文物地下水盐迁移方式和方向,阻止可溶盐由地下水带入文物本体产生破坏,特别是阻止硅酸盐质文物(包括石窟、壁画、土遗址遗迹等)中水/盐的迁移结晶行为,达到预防文物盐害发生及保护文物免受盐害破坏的目的。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可移动文物控盐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在文物周边进行挖土作业,形成规定深度的浅基坑;
2)以彼此隔开间距的形式在所述浅基坑上打多个孔;
3)向所述多个孔中插入超吸水吸盐材料。
由此,可以通过让超吸水吸盐材料与土壤之间直接接触,能使土壤中水、盐离子直接由浓度梯度流向超吸水吸盐材料中。该超吸水吸盐材料无需直接接触水,可长期在土壤中起到导流、引导盐离子迁移方向、控制盐结晶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网高压断路器
- 下一篇:一种野营灯主壳体的制备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