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驱动的皮肤伤口无创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3593.5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泽亮;李晓东;仇树林;李锦;张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2 | 分类号: | A61B17/062;A61B17/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栋然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驱动 皮肤 伤口 缝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驱动的皮肤伤口无创缝合器,其包括下端开口的箱体、设置在箱体上方的磁性吸引装置以及设置在箱体顶面的负压吸引装置,在箱体的顶面内侧设有用于卡置缝合针的导向卡槽,所述缝合针采用磁性材质;所述磁性吸引装置包括固定在箱体顶面上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若干个磁力发生器。本发明可于皮内或皮下层次缝合固定创面,可通过电磁力量控制皮内或皮下缝合针移动,从而牵引倒刺线在移动中缝合创面,使创缘两侧皮肤闭合,有效闭合创面,实现无创缝合,提高剪线效率,显著减少术者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效避免对表层皮肤的损伤,减少瘢痕增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磁驱动的皮肤伤口无创缝合器。
背景技术
外科医生工作中需要对创面进行封闭,最经典的方法就是人工缝合的方法,比如间断缝合、连续缝合、褥式缝合、荷包缝合等。传统缝合方式,需要根据组织类型、部位差别及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缝合效果常由于术者缝合手法和经验的影响,效果千差万别,按照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并不是所有医生均可做到无痕缝合。但无论何种人工缝合方式均需花费很多时间,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出现了许多种缝合设备或材料。常见的有经皮式缝合器,如:订书机式缝合设备等;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非经皮的创面闭合装置,如粘贴式皮肤闭合器等;亦有一些创造性设计出倒刺缝线等材料,无论哪种创面闭合的装置或设备均有其缺点。一、经皮式缝合器如订书机等缝合设备缺点如下:1、常需同时穿透皮肤的表层和(或)深层组织,于创面表面形成明显的瘢痕组织,即使装置精细程度进一步提高,仍不能完全去除对于皮肤表层皮肤的损伤。众知,标准的整形外科皮内缝合方式可显著减少瘢痕组织增生,但目前的皮肤缝合器尚不能达到类似整形外科皮内缝合的效果,因此不能有效解决皮肤瘢痕的问题。可试想,若能达到完全皮下缝合的效果将有效减少缝合设备的瘢痕增生问题;2、经皮式缝合器在缝合过程中,需缝合完成一针后再进行下一针的缝合,虽在提高效率有一定进步,但仍不能完全解放术者的工作量。二、粘贴式皮肤闭合器常可以达到皮肤闭合且减少瘢痕的作用,也有其缺点存在。1、其牵张力往往不够,效果不够牢靠,在创面存在慢性渗出或皮肤出汗的情况下更加容易脱落;2、该方法仅可将表层皮肤对合,对于皮肤深层组织不能有效牵拉闭合,尤其对于创缘两侧皮肤较厚时,需结合皮下或皮内缝合的方式来解决;3、同时在粘贴过程中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可能造成皮肤损伤。三、倒刺缝线类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可顺线头的方向向前方移动,同时其倒刺结构可防治缝线回缩,从而避免创面开裂,并节省打结及剪线的时间。1、但缝合过程仍需人工操作,且缝合过程一旦出现失误导致两侧皮面部平整,则只能剪短缝线,缝线不能回抽,故对一次成功的要求较高,不利于进行创面调整和初学者使用;2、另外,创面入针和出针的地方需要将缝线断端留于皮内,在用剪刀剪线过程中需略向下按压才可以实现,剪线过程中可能存在误伤正常组织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磁驱动的皮肤伤口无创缝合器,通过磁力作用下缝针的移动实现缝合,显著减少术者的工作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磁驱动的皮肤伤口无创缝合器,其包括下端开口的箱体、设置在箱体上方的磁性吸引装置以及设置在箱体顶面的负压吸引装置,在箱体的顶面内侧设有用于卡置缝合针的导向卡槽,所述缝合针采用磁性材质;
所述磁性吸引装置包括固定在箱体顶面上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若干个磁力发生器。
进一步的,所述磁力发生器包括与箱体的顶面垂直的磁铁以及缠绕在磁铁外部的呈螺旋状的导电涂层,所述导电涂层的两端通电。
进一步的,所述缝合针的前后两端分别为N极或S极。
进一步的,所述缝合针的前端为尖状,且呈多面体形。
进一步的,在所述箱体的底部与皮肤接触的位置处设有密封软垫。
进一步的,在所述缝合针上连接有带有倒刺的缝线,利用缝线将皮肤缝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35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验室通风柜
- 下一篇:一种飞行器位置估计、欺骗检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