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子触头结构及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3461.2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1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关中杰;程喜乐;许海轲;孙庆果;鲁中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02;H01R13/40;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结构 连接器 | ||
本发明关于一种端子触头结构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装配在该绝缘壳体内的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端子、屏蔽片和注塑镶件,其中所述端子包括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信号触头头部两侧具有对称的凸起,通过该凸起实现对信号触头在绝缘壳体内偏摆量的限制。本发明新型结构的端子触头结构及连接器,通过信号触头头部两侧向外凸起,从而减小触头的偏摆量,避免触头分支的触点未实现与插针正面接触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子触头结构及使用该弹片结构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高速连接器由于其特性,端子信号触头对之间很容易出现串扰,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而且端子信号触头在绝缘壳体内的偏摆又往往会造成公端信号针插入时出现pin(即弹片分支的触点未实现与插针正面接触)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端子触头结构,使其信号触头头部两侧向外凸起,从而减小信号触头的偏摆量,避免触头分支的触点未实现与插针正面接触的现象发生,同时还提供一种使用该触头结构的连接器,使其通过绝缘壳体内与信号触头对适配的信号孔对的设置实现信号触头对之间以及相邻信号触头对之间的防串扰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端子触头结构,包括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所述信号触头头部两侧具有对称的凸起,通过该位于触点前的凸起实现对信号触头在绝缘壳体内偏摆量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端子触头结构,其中所述的信号触头和接地触头前端均形成两个通过缝隙分隔的触头分支,且这两个触头分支之间在头部区域的缝隙宽度小于在根部区域的缝隙宽度,使得两个触头分支既能保持独立性,又能够避免因头部区域缝隙宽度过大而无法同时插合接触。
前述的端子触头结构,对于一对相邻的触头,定义其根部区域之间的间距为L1,头部区域之间的间距为,则L1L2以降低触头根部区域的阻抗并加强信号对之间的耦合。
前述的端子触头结构,其中所述的信号触头的根部位于注塑镶件内,且在信号触头对根部、与端子信号走线交接的位置,对称设有,用于增加该处阻抗的阻抗豁口。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和装配在该绝缘壳体内的端子模块,所述端子模块包括端子、屏蔽片和注塑镶件,其中所述端子具有上述的端子触头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连接器,所述的绝缘壳体包括与端子信号触头对适配的信号孔对,所述信号孔对包括信号间隔断,所述信号间隔断用于对相邻信号触头对进行分隔;所述信号孔对还包括孔间隔断,所述孔间隔断用于对同一信号触头对中的两信号触头进行分隔。
前述的连接器,所述的信号间隔断和孔间隔断的高度均至少高于对应端子信号触头的触点位置的高度,从而实现各个触点的相互独立。
前述的连接器,所述的信号间隔断低于孔间隔断,且孔间隔断至少高于信号触头头部区域与根部区域之间的弯曲过渡阶段,以降低信号触头对间的串扰。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绝缘壳体还具有用于实现相邻端子模块之间间隔的端子间格挡。
前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孔间隔断和信号间隔断与端子间格挡连接的部分均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的高度小于端子间格挡的高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3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