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配电线路阻抗识别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62376.4 | 申请日: | 202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 发明(设计)人: | 黄璐涵;熊尉辰;宋晓林;宋国兵;贺云隆;杨东华;崔超奕;魏志丰;刘海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27/08 | 分类号: | G01R27/08;G06F17/16;G06F17/11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 地址: | 71019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配电 线路 阻抗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低压配电线路阻抗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线路阻抗初值形成线路阻抗初值矩阵Z,根据负荷电表测量值向电源侧倒推得到线路功率分布;
S2、以电源电压相量为参考,根据步骤S1得到的电源侧电表测量值及线路功率分布,向负荷侧进行正向推算,得到各负荷处的电压电流相量;
S3、将各负荷处电表测得的电流电压有效值与步骤S2正推得到的各负荷处电压电流相量的相位角结合,形成新的负荷电压电流相量;
S4、根据拓扑连接方式,确定不同回路关于步骤S3形成的新的负荷电气量与新的线路阻抗值的KVL方程式;
S5、利用步骤S4得到中的KVL方程式及多组电表测量值分别形成关于不同回路的超定方程组,基于最小二乘法求解新的线路阻抗值矩阵Z';
S6、待步骤S5求解出一组新的线路阻抗值矩阵Z'后,将Z'作为线路阻抗初值矩阵重新进行计算,形成迭代求解过程,并设定迭代停止条件,输出的线路阻抗新值矩阵Z'便是实际线路阻抗值矩阵用于定位高危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最后一个负荷电压相量作为参考相量,末端的两条负荷支路连接在同一个中间节点Ni,流入末端两条负荷支路的公共节点Nn-1的功率、电流,以及公共节点Nn-1前方干线的功率分布如下:
其中,i=n-2,n-1,…,1,SN(n-1)为流入公共节点Nn-1的功率,ΔSdn为第n条负荷支路的功率损耗,Sn为第n个负荷消耗的功率,ΔSd(n-1)为第n-1条负荷支路的功率损耗,Sn-1为第n-1个负荷消耗的功率,为流入公共节点Nn-1的电流,为公共节点Nn-1的电压,*为取共轭的符号,SL(n-1)为公共节点Nn-1前方干线的始端功率,ZL(n-1)为公共节点Nn-1前方干线的阻抗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节点Ni的电压及流过中间节点Ni前方干线始端的功率SLi为:
其中,i=n-2,n-1,…,1,ZL(i+1)是中间节点Ni后方干线的阻抗值,是中间节点Ni后方干线的电流值,SNi是流过中间节点Ni前方干线末端的功率,是中间节点Ni前方干线的电流值,ΔSdi为第i条负荷支路的功率损耗,Si为第i个负荷消耗的功率,ZLi为第i条干线的线路阻抗,为中间节点N(i+1)的电压,SL(i+1)为流过中间节点N(i+1)前方干线的始端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正向推算得到各负荷处的电流相量及中间节点电压相量如下:
其中,i=1,2,3,…,n-1,为电源出口后第一个分支点电压,ZL0对应分支点前方线路阻抗;为电源电压相量,作为参考相量,Us为电源处电压测得有效值;为电源电流相量,Is为电源处电流测得有效值,为电源功率因数角,可由测得的电源处有功Ps、无功Qs计算得来:为第i条干线线路电流相量新值,SLi为流过中间节点Ni前方干线始端的功率,为第(i-1)个中间节点的电压相量新值,为第i个中间节点的电压相量新值,ZLi为第i条干线的线路阻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23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真实图像去噪的神经网络设计及训练方法
- 下一篇:光源矫正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