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电梯与分散维保人员自动匹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1732.0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3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方伟;佘山虎;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云电梯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黎昌莉 |
地址: | 400051***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电梯 分散 人员 自动 匹配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电梯与分散维保人员自动匹配系统,包括:待维护目标电梯、工作站、与工作站相连的维保人员移动终端;目标电梯,用于向工作站发送目标电梯的维保信息;维保信息包括目标电梯的位置、楼层、维保项;工作站在接收到目标电梯的维保信息后,计算各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一工作量,以及目标电梯的第二工作量,获得各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一工作量与第二工作量之和小于预设的第三工作量的移动终端标记为待分配终端,向待分配终端发送维保指令;和/或,工作站获取待分配终端位置与目标电梯的位置的最短路径,选择最短路径最小的待分配终端为目标终端,向目标终端发送维保指令。该系统能实现维保人员与目标电梯的匹配,实现高效响应维保请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信息技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目标电梯与分散维保人员自动匹配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以人或货物为服务对象的重要运输设备,电梯数量的激增,使得电梯的维保工作成为电梯安全的保障。而现有的电梯维保,大多是靠维保公司进行人工分配,维保人员根据分配任务对目标电梯进行维保,整个过程繁复,且不能使维保人员和目标电梯形成最优匹配,实现电梯维保的即时性。
目前,还没有目标电梯根据自身情况匹配最优维修人员的模型和方法。专利号为ZL201810191554.2的中国发明授权专利介绍了一种电梯救援用智能终端,包括人员被困检测模块、智能求救模块,人员被困检测模块发送自动求救信息,智能求救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自动求救信息生成查找信息,并根据查找信息在第三方电梯维保平台内部查找与困人电梯匹配的救援维保信息,智能求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救援维保信息中记载的维保联系电话进行自动呼叫。该专利的触发节点为人员被困时人为触动,主要用于救急场景,没有考虑以预防为主的维保场景的电梯智能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目标电梯与分散维保人员自动匹配系统,该系统根据目标电梯和维保人员的匹配,获取目标电梯的维保人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目标电梯与分散维保人员自动匹配系统,包括:待维护目标电梯、工作站、与所述工作站相连的维保人员移动终端;其中,
目标电梯,用于向所述工作站发送目标电梯的维保信息;所述维保信息包括目标电梯的位置、楼层、维保项;
所述工作站在接收到所述目标电梯的维保信息后,计算各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一工作量,以及所述目标电梯的第二工作量,获得各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一工作量与第二工作量之和小于预设的第三工作量的移动终端标记为待分配终端,向所述待分配终端发送维保指令;和/或,所述工作站获取待分配终端位置与所述目标电梯的位置的最短路径,选择最短路径最小的待分配终端为目标终端,向目标终端发送维保指令。
进一步地,通过A-Star方法获取最短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最短路径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f(m)=g(m)+h(m)
其中,f(m)为节点m从初始点到目标点的估价函数,g(m)为在状态空间中从初始状态到状态m的实际代价,h(m)为从状态m到目标状态的最佳路径的估计代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量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其中,n为一个移动终端中的已维保电梯数量,p1(n)为已维保电梯的维保人员数量,j1(n)为已维保电梯的维保项,C1(n)为已维保电梯楼层,f1(n)为所述已维保电梯与移动终端的最短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工作量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云电梯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青云电梯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驾驶员疲劳检测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下快速隔离装置试验专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