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烯烃共混物的催化剂体系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1301.4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欣鑫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陈月婷 |
地址: | 201599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共混物 催化剂 体系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共混物的催化剂体系与应用,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参比催化剂和配合物;所述主催化剂由纳米载体和负载在纳米载体上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组成,所述纳米载体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60‑80%,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40%;所述助催化剂选自甲基铝氧烷、乙基铝氧烷、异丁基铝氧烷、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参比催化剂采用Cp2ZrCl2;所述配合物采用高活性的α‑二亚胺镍。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升催化体系的共聚活性,有效的提高所得聚烯烃的分子量,同时提升聚烯烃在常温下的弹性,大幅提升聚乙烯产品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烯烃聚合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共混物的催化剂体系与应用。
背景技术
以乙烯和α-烯烃(丁烯、己烯和辛烯等)均聚或共聚所得的聚烯烃产品是最重要的合成高分子之一,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如作为食品包装、农膜地膜、车用材料。虽然近些年来我国聚烯烃市场的供需总体维稳,但是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高端牌号产品自给率低,使得高端牌号(高附加值)产品对外依存度已达80%。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 对高端牌号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传统的聚烯烃产业已面临严峻的供需矛盾。传统聚烯烃产业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快高端产品的研发,以降低我国在高端牌号产品上对外依存度,保证聚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烯烃聚合催化剂是聚烯烃聚合技术的核心,从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来看,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1)开发能够制备特殊性能或性能更优异的聚烯烃树脂催化剂,如茂金属催化剂及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2)对于通用聚烯烃树脂的生产而言,在进一步改善催化剂性能的基础上,简化催化剂制备工艺,降低催化剂成本,开发对环境友好的技术,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前,聚乙烯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是追求催化剂效率,经过近30年的努力,聚乙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简化了聚烯烃的生产工艺,降低了能耗和物耗。
现有的聚乙烯催化剂制备的聚乙烯存在拉伸强度不足的问题,影响聚乙烯产品的质量,阻碍产业的高端化升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烯烃共混物的催化剂体系与应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升催化体系的共聚活性,有效的提高所得聚烯烃的分子量,同时提升聚烯烃在常温下的弹性,大幅提升聚乙烯产品的品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烯烃共混物的催化剂体系与应用,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参比催化剂和配合物;
所述主催化剂由纳米载体和负载在纳米载体上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组成,所述纳米载体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60-80%,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40%;
所述助催化剂选自甲基铝氧烷、乙基铝氧烷、异丁基铝氧烷、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参比催化剂采用Cp2ZrCl2;
所述配合物采用高活性的α-二亚胺镍;
所述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参比催化剂和配合物的摩尔比配比为:100: (1-10):(0.2-2):(2-6)。
进一步,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参比催化剂和配合物;
所述主催化剂由纳米载体和负载在纳米载体上的过渡金属催化剂组成,所述纳米载体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70%,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0%;
所述助催化剂选自甲基铝氧烷、乙基铝氧烷、异丁基铝氧烷、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欣鑫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欣鑫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