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1107.6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付云枫;陈学刚;苟海鹏;王玮玮;孙宁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白雪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废旧 锂离子电池 电极 活性 物质 方法 | ||
1.一种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破碎物料;
S2,将所述破碎物料送入多膛炉进行热解处理,产生热解气和热解残渣;
S3,将所述热解气进行尾气净化处理;将所述热解残渣进行分选,得到所述电极活性物质;
其中,所述多膛炉顶部设置有破碎物料进口,其内部腔体自上至下依次分为三组顺次连通的炉膛组,各所述炉膛组自上至下设置有至少一层顺次连通的炉膛;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破碎物料从所述破碎物料进口进入,并使其先后穿过各所述炉膛进行所述热解处理;且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第二组所述炉膛组内的温度大于第一组所述炉膛组内的温度,第三组所述炉膛组内的温度小于第一组所述炉膛组内的温度;各层所述炉膛内均配置有耙动装置,所述耙动装置沿所述多膛炉的周向进行旋转以对进入所述炉膛的物料进行耙动,控制所述耙动装置的转动角速度为0.5~5°/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组所述炉膛组内的温度为300~500℃;第二组所述炉膛组内的温度为500~600℃;第三组所述炉膛组内的温度为100~300℃;
优选地,第一组所述炉膛组中设置有1~2层所述炉膛,第二组所述炉膛组中设置有2~4层所述炉膛,第三组所述炉膛组中设置有1~2层所述炉膛;
优选地,在所述破碎物料进入所述多膛炉后,控制所述破碎物料以S型方式顺次进入各层所述炉膛进行所述热解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膛炉中,
第一组所述炉膛组中设置有2层所述炉膛,自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层炉膛、第二层炉膛;第二组所述炉膛组中设置有4层所述炉膛,自上至下依次为第三层炉膛、第四层炉膛、第五层炉膛及第六层炉膛;第三组所述炉膛组中设置有2层所述炉膛,自上至下依次为第七层炉膛、第八层炉膛;
所述第一层炉膛温度为350~400℃;所述第二层炉膛温度为400~500℃;所述第三层炉膛温度及所述第四层炉膛温度分别独立地为500~600℃;所述第五层炉膛温度及所述第六层炉膛温度分别独立地为550~600℃;所述第七层炉膛温度为200~300℃,所述第八层炉膛温度为100~1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处理过程中,热解气氛为惰性气氛或还原性气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氛选自氮气和/或二氧化碳;优选所述还原性气氛选自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及氨气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处理过程中,总处理时间为1~3h。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破碎物料送入所述多膛炉进行所述热解处理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去除所述破碎物料中塑料件和电池隔膜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物料的细度为0.1~5c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进化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除尘处理和氟、磷吸收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电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步骤采用筛分、浮选、风选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优选所述筛分过程为振动筛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110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