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60668.4 | 申请日: | 202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0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章琼;王涛;朱培;刘燕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G09B19/00;B43L1/04;B08B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媒体 技术 教学 引导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教育引导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转动连接有多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转动60°实现黑板和显示屏的切换工作,当所述活动板转动完成后相互靠近一端通过密封板的相互磁吸实现活动板的定位和密封工作,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气囊。本发明通过设置可转动的活动板,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选择性切换引导装置在黑板和显示屏之间的工作模式,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降低教学引导装置在无需使用期间受到损坏的概率,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教育引导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引导工作已经逐渐在各大高校普及开来,但是目前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急需去完善。
现有技术中,市面上常见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多数采用固定安装的方式进行使用,导致教学人员在无需使用引导装置的时间段内,无法灵活切换普通黑板进行教学工作,严重降低引导装置和黑板之间切换使用的灵活性,同时黑板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等对引导装置的影响较大,不仅增加教学人员定期清理的劳动强度,长期而言更是会降低引导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可以灵活切换装置工作模式同时具备清洁效果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啮合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传动机构转动连接有多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转动60°实现黑板和显示屏的切换工作,当所述活动板转动完成后相互靠近一端通过密封板的相互磁吸实现活动板的定位和密封工作,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气囊,所述传动杆进行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拉伸气囊进行自动冲气工作并通过气嘴对显示屏吹气清理,避免粉尘等堆积在显示屏的表面。
在上述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中,所述框体设有开口,所述活动板和开口转动连接,所述框体靠近电机的一端设有多组放置盒。
在上述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中,所述,所述传动杆靠近气囊的一端设有齿槽,所述齿槽远离开口一端方向,所述齿轮和齿槽啮合连接。
在上述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套和蜗轮,所述蜗套通过保持架和框体转动连接,所述蜗轮和活动板同轴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中,所述传动杆靠近蜗套的一端间歇设有外螺纹,所述传动杆通过外螺纹和蜗套螺纹连接,相邻所述外螺纹的间距从靠近齿轮一端到远离齿轮一端逐渐增加。
在上述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中,所述活动板采用三棱柱形结构,所述黑板和显示屏分别固定连接在活动板的一侧端面,所述密封板分别滑动连接在活动板靠近边角的一端。
在上述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中,所述密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T形的滑杆,所述活动板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杆通过伸缩弹簧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板的另一端通过磁块配合连接。
在上述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中,所述气囊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传动杆和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另一端通过气管和气嘴连通设置,所述气嘴倾斜设置在框体靠近显示屏的一端。
在上述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引导装置中,所述顶板和气管均设有连通气囊的气孔,所述气孔通过复位弹簧活动连接有单向阀块,所述气囊通过单向阀块实现气流的单向抽取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0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