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蛇形行李传送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0423.1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8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韩锋钢;郑佳平;庄镇华;彭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39/07;B65G23/44;B65G13/12;B65G4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财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蛇形 行李 传送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形行李传送带,包括依次联结的第一传送机构、蛇形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主传动带及第三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自由端衔接机舱,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自由端衔接其他行李放置地;所述蛇形传送机构包括若干滚筒传送组件,相邻两组所述滚筒传送组件通过联结模块铰接。本发明提供一种蛇形行李传送带,适用匹配于多种的行李传送车,使货物装卸更加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操作员劳动强度,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蛇形行李传送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解放人工劳动力的需求越发强烈。在机场,行李传送车也基本普及,但是大多数行李传送车仍存在着许多人工劳动力,如:人们仍需将行李从机舱搬运至行李传送车中,这一段距离的人工搬运对于人员体力非常有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发生行李脱落的现象,轻则行李受到破坏,重则工作人员也会受到伤害。为了解决此现象,行李传送带便得以诞生。现存市场大多行李传送车大多都是只有单纯的行李传送车机身,没有额外的蛇形行李传送带延伸部分,又或者是造价昂贵的行李传送车带相结合一体产品。单纯的行李传送车明显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社会需求。将其进行售出是一个难题,重新改造成为一体机又费用昂重,解决市场现存量,解放人工劳动力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蛇形行李传送带,适用匹配于多种的行李传送车,使货物装卸更加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操作员劳动强度,效率更高。
一种蛇形行李传送带,包括依次联结的第一传送机构、蛇形传送机构、第二传送机构、主传动带及第三传送机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的自由端衔接机舱,所述第三传送机构的自由端衔接其他行李放置地;所述蛇形传送机构包括若干滚筒传送组件,相邻两组所述滚筒传送组件通过联结模块铰接。
优选地,各联结模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各滚筒传送组件的下方,各联结模块包括分布于各滚筒传送组件前后侧的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各滚筒传送组件的下方设有铰接座,各第一铰接件与第二铰接件分别与所述铰接座的前后的侧腔壁铰接;所述铰接座的上下腔壁与所述第一铰接件间的上下端面的空隙、所述铰接座的上下腔壁与所述第二铰接座的上下端面的空隙,分别形成所述第一铰接件及所述第二铰接件上下摆动幅度的限定空间。
优选地,所述蛇形传送机构还包括若干对万向滚轮,各对万向滚轮托承各滚筒传送组件。
优选地,所述滚筒传送组件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橡胶套,且所述橡胶套直径由两端朝内递减。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基架、传送带板、第一电动伸缩杆及驱动筒,所述第一传送基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传送带板单端浮动铰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铰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传送带板的下端面铰接;所述驱动筒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基架底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送基架。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传送基架、传送组件、斜板及角度调节器,所述第二传送基架的水平部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斜坡部,所述传动组件适配于所述第二传送基架以传送物件,所述斜板与所述第二传送基架铰接且位于所述第二斜坡部的坡底处,所述角度调节器用于调节所述斜板与所述第二斜坡部的衔接角度。
优选地,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主动传动辊、从动传动辊、张紧辊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基架两侧设有调节基板,所述调节基板沿传送方向滑动设有调节座,所述张紧辊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座上,调节所述调节座的位置以改变所述张紧辊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第二斜坡部的衔接区域中的前后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三传送机构包括连接架、第三传送基架、第三传送带及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主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基架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其设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三传送带的第三传送辊,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底端铰接在所述连接架上,其顶端铰接在所述第三传送基架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威迪思汽车设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0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